江詩丹頓的祕密 (連載故事第七回)

Sep 5, 2011

George Auguste Leschot出生於1800年,他苦心研究槓桿式擒縱結構,希望取代當時主流的工字輪擒縱結構。槓桿式擒縱由英國製錶師Edward Massey在1815年發明,在Leschot的改良下,它變得可靠而且能用較低的成本製作。為此Jacques Barthélemy找上了Leschot,希望他只為江詩丹頓所用、開發大量生產所需要的機械以及工具,而且最好能夠同時生產不同直徑、不同厚度錶殼裡所安裝的機芯。
Jacques Barthélemy開出很好的條件,年薪4,000法郎,而Leschot開發工具及流程所需要的經費全數由江詩丹頓負擔;然而Leschot並不甘於當一個單純的雇員,他放棄領取薪水,換取江詩丹頓年度獲利的五分之一,就現實面來說,從進入江詩丹頓開始,他就已經是合夥人。
George Auguste Leschot的工作檯,江詩丹頓藏
加入江詩丹頓後兩年,Leschot提出了成套的工作機具及手工具,讓工廠能夠用較快速度生產出價格相對廉宜的錶款;江詩丹頓擁有這些新式機具的事情一直對外保密,因為高生產速度,這幾年生產力一直領先同業,直到1844年Leschot因為這套機具獲得外界頒獎表揚,秘密武器才為眾人所知。
同年Leschot找來專精於槓桿式擒縱機構的製錶師Antoine Léchaud,兩人聯手後,讓江詩丹頓成為當時槓桿式擒縱機構的領導品牌,也因此讓槓桿式擒縱徹底取代了工字輪結構,成為瑞士錶業的主流。幸好這時期兩人紮下了堅實基礎,才讓江詩丹頓在美國錶大舉攻城掠地時得以存活。
1857年的縮放工具機,Leschot在1844年取得此專利
1843年時,江詩丹頓遷到了日內瓦著名的地標 Tour de ľÎle 鐘樓下,這座建築於13世紀時的建築物有著比原來更大的空間;因為是古建築、同時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因此在江詩丹頓的錶上也能見到這棟建物的浮雕,原本鐘塔上有著一個大鐘;到1858年時,日內瓦與法國巴黎之間的鐵路開始營運,因此鐘塔上換成了三個較小的鐘,分別顯示日內瓦、伯爾尼(Berne)以及巴黎時間,方便火車乘客比對時刻表;直到1875年,江詩丹頓才遷出了這個有著重大歷史價值的鐘樓。
Jacques Barthélemy 在1844年將江詩丹頓交棒給兒子 César,推測是因為當時外部環境變化劇烈,因此才會迫不及待地讓 César 接班。在 Jacques Barthélemy 手中,江詩丹頓擴張迅速,1820年進入中國市場,1839年找到了巴西的業務代表,1840年代已是俄國王室御用鐘錶供應商,1846年打開了英國、奧地利以及比利時市場,1847年成功挺進了荷屬東印度群島,德意志以及印度。對規模不能算大的品牌來說,這可是空前的勝利。
1880年時的Tour de ľÎle鐘樓,樓上仍掛著「江詩丹頓遷到quai des Moulins」的字樣。
積極向外擴張的市場策略,有一部份原因來自於西歐區域內的政治動盪,歐洲企業不得不向外擴張市場,即使在瑞士內部,也都有許多政治紛擾甚或征戰:江詩丹頓更是政治紛亂的直接受害者,1846 年瑞士分離主義聯盟(Sonderbund)與天主教徒抗爭時,一枚砲彈就炸進了 Tour de ľÎle 二樓,落在一名製錶師的工作桌上。1848年起,歐陸各國爆發民族革命潮,法國革命導致國王路易菲利浦三世退位、義大利半島革命導致日後的統一,德意志聯邦更在這波民族革命之後陸續演變成日後的軍國主義;如此的大環境讓江詩丹頓不得不向其他地區發展。
幸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逆境總是讓江詩丹頓有額外的收穫,可能是新市場、新技術或是新產品,例如1848年義大利半島革命爆發時 Francois Constantin人就在當地,他寫給 César 的信裡就提到,他親眼見到北義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的軍隊、拿坡里(Naple)的革命,甚至義大利人與奧地利軍隊在白斯基埃拉(Peschiera)的攻防戰;但就在同年的 12 月,Francois 在都靈就遇到客戶詢問是不是有任何新產品可以參考,正巧 Leschot 致力的瑞士槓桿擒縱結構已經成熟;也因為 Leschot 的新機具能順利上線,才讓江詩丹頓有能力大量生產可靠而且價格平實的鐘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