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消滅錶殼上的隱藏式按把

Jun 13, 2025

PARMIGIANI FLEURIER帕瑪強尼Toric萬年曆
帕瑪強尼歷來出過不只一種萬年曆,今年新出的Toric萬年曆所採用的模組將兩顆隱藏按把對稱整合在錶冠左右。不過錶殼的另一側還有一顆按把。

Jack Forster最近在一篇文章(https://reurl.cc/RYlavD)中提到他覺得操作萬年曆的隱藏式快調按把其實還滿有趣的。這個發言的前提是假設多數人都不喜歡隱藏式按把,而從許多有能力的都錶廠都致力於將快調整合進錶冠裡以消除隱藏按把這點看來這個前提應該大致正確。儘管目前我的手錶中並沒有任何一支具備隱藏按把,但我想我還滿認同Forster的心情的,透過有段(按一次一天、一個月)的方式進行調校本身就有一種洗鍊的俐落感,甚至連必須使用隨附的探針這部分我都覺得很專業,或許要等到哪天我實際擁有這樣的錶款以後才會體會到它的麻煩之處。

仔細回顧我這輩子戴過的錶,最接近這種操作經驗的應該是小時候液晶電子錶的對時按鈕,這種按鈕的頂端也是切齊錶殼表面,無法直接用手指按到——我不太確定當初原廠有沒有附探針,不過以前我們都是直接把錶帶拗過來用錶扣的扣針去戳;理論上現在那些萬年曆應該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操作,只是想到要把你的鱷魚皮錶帶抝到變形、還要拿K金的錶扣去戳K金的錶殼,大部分的人應該還是會想辦法把早就忘了收到哪去的專用探針給找出來吧。

扣除掉要使用工具這點,一般對隱藏按把的不滿還包括了按把太多,記不得哪個是用來調什麼的。持平來說這不是隱藏按把的問題,而是錶款本身要調的東西太多,就算今天你像AP新出的萬年曆將所有快調都整合到錶冠裡,你同樣也得記住它來回兩段順逆總共4個檔位哪個是日期、月份、星期、哪個又是月相,相形之下隱藏按把可以設在對應的顯示附近,理論上還比較有邏輯。

另一個常見的抱怨是隱藏按把會破壞錶殼的美觀,不過一來這麼小的元素會對錶殼外觀造成多大的影響見仁見智,另一方面錶廠也可以透過設計的手段來中和這個問題,比如說帕瑪強尼的萬年曆就將隱藏按把整合在錶冠左右對稱的位置,乍看之下甚至有點像故意做的裝飾用鉚釘,像這種作法我就覺得無損美觀,搞不好反而還有加分。

Naoya Hida 飛田直哉 萬年曆Type 6
飛田直哉的美學古典中又有些獨自的筆觸,像這裡的快調按把在機能性之外設計上也很有態度。

最近看到比較特殊的一個例子是日本獨立品牌飛田直哉的萬年曆Type 6,它的按把稍微突出錶殼表面(嚴格來說這已經不能算是「隱藏式」了),同時又利用錶殼的階梯層次將按壓的行程暴露在外,讓指尖的操作感更明確,理論上不用工具也能直接操作,只是一旦做到這個地步連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按把的存在感確實已經對錶款美學造成影響了,至於是好是壞真的就看個人了。

一路講到最後我似乎成了隱藏按把的擁護派;事實上我在這裡沒什麼強烈的立場,只要錶做出來好看好用不容易壞任何機制我都不反對,不過某種程度上我的確是對一支錶的錶殼上埋了幾顆小肚臍有些憧憬,覺得有人在那邊抱怨要用工具好麻煩背後隱含著另類的炫耀,甚至當有錶廠做出不用按把的解決方案時還會覺得有點沒趣,從這些反省來看或許我真的是隱藏按把的擁護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