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承認自己當初買的那支錶其實不值那個錢嗎?

Nov 26, 2020

儘管品質無關真偽,每個人的標準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上的確存在著一些名不符實的錶款,問題是有多少人願意承認自己當年做了冤大頭呢?

又是從Jack Forster的文章得到的靈感。前一陣子他在《Hodinkee.com》上寫了一篇文章在談拍賣場上的造假情形;當然他是從手錶開始切入的,不過實際上整篇文章裡舉的例子都是來自其他領域,比如說假酒、假畫、或是仿製的古董傢俱。在談到假酒的時候他提到了一部紀錄片《Sour Grapes/酸葡萄》,內容是在描述2008年前後一則橫跨美國到亞洲、金額高達數百萬美金的紅酒詐騙案。Forster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好奇,後來我也在Netflix上看了這部電影,真的相當有趣(可惜的是剛剛我再確認發現Netflix暫時把這部下架了)。片中紀錄的詐騙手法固然是神乎其技,而為了建構整起事件發生的背景所連帶描繪的紅酒收藏圈子也讓我開了不少眼界,不過真正把我連回手錶的卻是片中的某段對話。

事件中的騙徒事實上是收藏界的名人,在圈子裡交遊廣闊,品味也備受肯定,眾人之所以會受騙很大一部分就是敗在他利用了這層關係;有意思的是,或許正因為是栽在這樣一個人手中,很多受害者直到東窗事發、罪證確鑿了以後仍舊拒絕接受自己被騙了的事實,因為這麼一來不但要否認掉雙方之間長久以來的友情(或者說是信任),更糟的是這等於是要承認自己的鑑別能力不足,種種的難以為情讓他們不願面對對方犯行,凡此也讓整起案件實際的受害金額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令我感慨的是最後形成的這個微妙的共犯結構;這裡不是在講假錶,而是多少人在花了大錢買錶之後,某天驀然回首願意承認自己當初花的錢並不值得。也許是為了牌子有名、朋友推薦、店員口才好、或是單純地學藝不精,偶然你買下了一支品質與價格並不相稱的錶,日後你的鑑賞能力提升了,回過頭來發現自己當年當了冤大頭之後,你會坦然地說出來自己一時不察、這支錶名過其實嗎?甚或你的鑑賞力根本沒變,單純就是這個牌子現在過氣了、玫瑰色的光暈消失了,或是有哪個不識相的直接戳破了真相,透過這種方式得知這支錶真正的價值恐怕只會讓人更加難堪,更難面對自己被品牌名氣迷惑了的事實。

我們常常看到有人砸錢買了我們心裡覺得不值的錶,但我沒碰過幾個明白表示自己曾經因為太嫩、太虛榮而買了名不符實的錶的;走在路上看到很多人戴著某些坊間很紅但品質其實有待商榷的錶款,這些人真的清楚這支錶值不值這個錢嗎?或是他心裡明明知道不值卻仍然願意戴著它出門、甚至還會再買下一支,理由單純只是因為這個牌子現在還在浪頭上,戴出來的效果仍然很好?又或者他們只是單純地不願意面對事實而已。

我們不買自己無法苟同的牌子是不想要助長這種浮誇的風氣,然而明知人家浮誇卻不明講是不是也讓自己成了這個共犯結構裡的一份子呢?買錯錶的人保持沈默固然令人遺憾,但我們這些寫錶的在那邊隱惡揚善似乎也算同罪,到頭來我放出去的這支箭飛了好遠最後卻插回了我自己的背上。

回到Jack Forster的文章。在這篇文章的開頭他引了一段《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裡的話,他說「花的錢愈多,你愈不會覺得自己買到的是假貨。」同樣的心理把假貨換成爛貨似乎也成立。台灣人對小錢很會斤斤計較,碰到大錢有時候卻意外地大方,像高級錶這種價位的奢侈品我們往往願意放棄自己的判斷力和價值觀,全然地相信品牌。「這麼貴的一支錶作工怎麼會差呢?」很多人會這麼認為。

當然他們也有可能只是不願承認自己花大錢買到爛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