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影響深遠的寶璣發明

Jun 21, 2018

寶璣No.1176四分鐘陀飛輪懷錶最早於1809年售出,是寶璣大師製作的第三只陀飛輪懷錶,錶盤下方為動力儲存顯示,上方配有兩個小秒針盤。此錶於2014年5月成為寶璣官方典藏。

亞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1747-1823)為了抵銷地心引力對懷錶擒縱裝置產生的不良影響,於1801年發明了陀飛輪。這個不停旋轉的裝置就像天體運行般生生不息,記錄時間的懷錶則如隨身的小宇宙!

亞伯拉罕‧路易‧寶璣這位錶壇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發明了難以勝數的機械裝置,除了眾所皆知的陀飛輪之外,還包括報時音簧、寶璣式游絲、降落傘型避震器、觸覺懷錶……等等,其中的許多項目仍被現代製錶業所採用。寶璣傳承了創辦人走在技術前沿的典範,自21世紀以來,就已獲得了超過100項的專利。

舉世無雙的5347雙陀飛輪腕錶

不論是從時間上或是重要性來說,在眾多的發明中,1801年獲得專利的陀飛輪首屈一指。亞伯拉罕‧路易‧寶璣並是不多數人印象中坐在工作台前,埋首於精工細活的製錶師,他還是傑出的發明家、出色的商人。這三種角色看似不同,但實際上相互關連。要把商品賣出去就需要好的產品,而好的產品要能改善競爭產品的缺點,具備更好的性能以及與眾不同的特性。寶璣大師當年的發明,都是為了要提升產品競爭力,陀飛輪也不例外。

現在的陀飛輪已從早期的錶背走到面盤這一側,其賞玩價值遠高於實用價值。然而,寶璣大師最初的設計是為了解決方位差的實際問題,才用陀飛輪框架將整個擒縱裝置整合起來,藉由不停旋轉改變擒縱裝置與懷錶的相對位置,抵銷地心引力的影響,以達到讓懷錶走得更精準的目的。

絕美的3795鏤空陀飛輪萬年曆腕錶

陀飛輪大約由70個左右的零件組成,重量一般在0.5克以內,為了讓它運作順暢,不論是在結構設計或是組裝方面,都需要極為精密的工藝,製作難度非常高。

亞伯拉罕‧路易‧寶璣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即使在得到專利之後,仍不斷改良,從一分鐘旋轉一圈的陀飛輪改為四分鐘、六分鐘等,幾經波折,再回到改良後的一分鐘陀飛輪。一分鐘轉一圈等於是每分鐘完成360度的校正,理論上較四分鐘、六分鐘陀飛輪更為精準。而且,60秒一圈的陀飛輪,也能替代秒針的功能。

曾經創下超薄紀錄的5377超薄陀飛輪腕錶

此外,為了保持更好的精度,他堅持挑戰高振頻,像是2014年5月從拍賣場上買回的No.1176四分鐘陀飛輪懷錶,就達到了21,600轉的高振頻,較當時常見的當時一般的18,000轉振頻懷錶更勝一籌。

優秀的發明肯定會被業界認可。在寶璣大師的專利到期之後,許多品牌也加入陀飛輪的陣容,將之發揚光大。而寶璣自己也有很多陀飛輪傑作,像是曾經創下超薄紀錄的5377超薄陀飛輪腕錶、絕美的3795鏤空陀飛輪萬年曆腕錶、舉世無雙的5347雙陀飛輪腕錶……等等,至今仍是陀飛輪的等導者!

延伸閱讀

<陀飛輪類型大解密(一)-飛行陀飛輪>
陀飛輪類型大解密(二)-飛行陀飛輪
<陀飛輪類型大解密(三)-多軸立體式>
<陀飛輪進階篇(一)雙陀飛輪與雙軸陀飛輪的差異>  
<寶璣發明陀飛輪220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