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超大尺寸陀飛輪!FRANCK MULLER的FM 2000系列機芯

Mar 18, 2015

FRANCK MULLER近幾年來的複雜錶款實在令人印象深刻,也代表品牌的創新與努力;在2011年首度推出的Giga陀飛輪腕錶,其大尺寸的擺輪結構,以及長達九日的動力儲存,同樣展現廠方以專業製錶為己任的精神。

Thunderbolt Tourbillon迅雷陀飛輪腕錶:直徑55.05×40.65mm玫瑰金錶殼/時間指示/FM 2025T手動上鍊機芯,四發條盒,儲能60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與透明底蓋/防水30米/參考價NTD 8,820,000(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

FRANCK MULLER自1991年創立至今,不過短短的二十多年,但是它是少數能橫跨頂級複雜功能與時尚風格的鐘錶品牌。雖然近年來,有許多精品品牌進入鐘錶界,而且成績斐然,不過FRANCK MULLER是少數從立足於專業製錶,然後成功吸引時尚人士注意的品牌。

雖然FRANCK MULLER是從基本款的Cintrée Curvex酒桶形腕錶所為人熟知,但是創辦人Franck Muller卻是畢業於日內瓦製錶學校,具有深厚且紮實的製錶功力。在還是獨立製錶師的時代,他便推出結合飛行陀飛輪的三問錶、萬年曆與追針計時功能的錶款,因此吸引Vartan Sirmakes與他一同創立FRANCK MULLER。

在1991年之後,品牌仍持續推出多款超複雜腕錶,不過此時FRANCK MULLER仍算是一間中小型錶廠,因此絕大部錶款的基礎機芯都來自於其他專業機芯廠,例如當時的LEMANIA、FREDERIC PIGUET以及ETA機芯廠,其中深受歡迎的Carzy Hours就是以ETA-2892-A2加裝廠方自行設計的模組,而多款複雜的三問腕錶與大複雜腕錶系列,則通常以LEMANIA的三問手動上鍊機芯加以改造。

但是FRANCK MULLER在累積的龐大製造能量之後,也開始邁向自行設計複雜與基礎機芯之路,雖然機芯的生產流程仍是委託其他衛星工廠生產,但足以展現FRANCK MULLER在自製機芯領域的企圖心。其中在2000年開始擔任FRANCK MULLER集團技術總監的Pierre Michel Golay,是鐘錶界當中少數傳統學院派製錶師,在他加入品牌之後,廠方陸續推出Revoultion1、2、3等三款陀飛輪錶,還有後繼的多款Aeternitas Mega複雜功能錶,而這些作品的機芯架構已完全是專屬於FRANCK MULLER的自製產品。

FM 2025T手動上鍊機芯分解圖。

FRANCK MULLER在過去多半倚賴ETA機芯廠的基礎自動機芯,在2009年廠方推出了首枚自製的FM 3210自動計時機芯,日後又推出以此枚計時機芯為基礎的兩款FM 2210以及FM 2211自動機芯。至此,FRANCK MULLER已經達成由基礎至高複雜錶款的自製化,不過廠方在2011年所推出的Giga陀飛輪腕錶,更是吸引所有愛錶人士的目光。

FRANCK MULLER推出的Giga陀飛輪腕錶,最與眾不同的特徵,就在於超大型的陀飛輪結構,以及長達10日的動力儲存。因為Giga陀飛輪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傳統的航海天文台儀器,當時為了追求精準度,因此採用大擺輪的設計,結合可精密微調快慢的擺輪螺絲,成為精確度極高的計時工具。

而Giga陀飛輪搭載廠方自製的FM2100手上鍊機芯,直徑達20mm的陀飛輪框架(擺輪直徑則為16.7mm),可說是一大挑戰。因為FRANCK MULLER向來都採用飛行陀飛輪的設計,雖然在外觀與運作的美感上,的確佔有優勢;但是由於支撐點僅在框架下的底座,與傳統寶璣式陀飛輪的上下兩個支撐點不同,所以擺輪框架結構越龐大,越會影響到輪系的傳動效率。

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所以廠方特別採用精密的陶瓷滾珠軸承,固定在框架下方的底座,可提高旋轉的效率,遠比傳統的紅寶石軸承滑順,同時可免除添加潤滑油的麻煩。除此之外,為了減少框架整體的重量,廠方採用先進的LIGA技術來製作擒縱輪(鏤空狀),以便減少動力的耗損,另外專為Giga陀飛輪所研發的寶璣式雙層游絲,可提供強而有力的反彈作用。

雙獨立同軸串連發條盒:在FM 2000系列機芯中,廠方採用多達四個發條盒的結構,不過這卻是罕見的兩組同軸串連發條盒。透過錶冠上鍊,第一個發條盒會透過十二點鐘位置的小齒輪(藍圈)推動第二個發條盒旋轉。

具有超大陀飛輪框架的Giga陀飛輪腕錶,另外一項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依靠四個發條盒來提供十天的動力儲存;雖然有部分多日鍊陀飛輪僅需一個或是兩個發條盒就可達成目標,但是Giga陀飛輪則需要更多能量才能達成十天的運轉(但後來廠方則將動力標示為九天)。

而四發條盒的設計,其實早在1999年便已經問世,那就是CHOPARD蕭邦的L.U.C. 1.98手動上鍊機芯,它採用同軸串連與左右並列的排列方式,具有長達9天的超長動能,發條盒的傳遞模式就像U字型;日後蕭邦以這枚機芯為基礎,推出L.U.C Quattro 1.02八日鍊陀飛輪。但是Giga陀飛輪則採用了不同的設計,它的四發條盒結構,其實是兩組獨立的雙發條盒一同推動二番車(分輪),也就是二番車同時與兩個發條盒相連,而非像蕭邦的設計,二番車僅與一個發條盒相連。

固定的環狀擒縱輪:雖然傳統的陀飛輪定義是,擒縱輪要圍繞著固定的四番車旋轉,但是廠方為了打破速度的限制,特別設計成擒縱叉圍繞著固定的擒縱輪旋轉,擒縱叉結構變得十分巨大,同時發出聲響也非常明顯。

因此Giga陀飛輪是使用兩組同軸串連的雙發條盒共同推動大尺寸陀飛輪框架,透過這樣的強大動能,能提供穩定的運轉效果,同時讓擺輪在運轉時的慣性,為其他陀飛輪機芯擺輪的四倍。這個理論看似是非常簡單,不過卻沒有任何品牌嘗試過,這也展現FRANCK MULLER長久以來的創新風格。

由於Giga陀飛輪採用了罕見的兩組的雙發條盒結構,為了手動上鍊的便利性與輪系的排列,廠方使用了反置機芯的設計。所以可從面盤上看見大小捲車齒輪,而調整時、分針時間的齒輪系,則出現在機芯的背面,這也是本枚機芯的特別之處,沒有實際操作過,其實很難發現。

旋轉錶冠上鍊時,可發現小捲車齒輪組會推動右側發條盒上方的大捲車,此時十二點鐘位置的小齒輪會同步連動左側發條盒上的大捲車,小齒輪本身就是止逆輪。因此旋轉錶冠上鍊時,兩組雙發條盒是同步上鍊,同時上層的發條會逐步的帶動下方的發條旋緊。

FM 2025T手動上鍊機芯規格:直徑32.20×38.40mm/厚度8.5mm/振頻21,600 vph/紅寶石數29顆/動力儲存60小時/五秒鐘陀飛輪裝置/螺絲微調擺輪與寶璣式雙層游絲。

在2012年,FRANCK MULLER以Giga陀飛輪的FM2100機芯為基礎,加以修改成Thunderbolt Tourbillon迅雷陀飛輪腕錶,這款搭載FM 2025T手上鍊機芯的錶款,其陀飛輪框架每五秒旋轉一圈的速度,打破了現行所有陀飛輪旋轉的速度,的確令人難以想像。

而迅雷陀飛輪腕錶之所以可以打破陀飛輪轉速的紀錄,主要在於原本的機芯具有長達九天的動能,而提高陀飛輪框架轉動的速度,其實就如同提高機芯的振頻一樣,會耗損大量的發條動能。因此,雖然迅雷陀飛輪同樣搭載兩組獨立的雙發條盒設計(共四個發條盒),但是陀飛輪轉速提升至每五秒一圈(1分鐘可轉12圈),每小時振頻也從18,000轉提高至21,600轉,因此動能只剩60小時。

FM 2100手動上鍊機芯:本枚裝載於基本款的Giga陀飛輪腕錶之中,從這兩張圖片來觀看,可發現機芯反置的特徵,首先是大小捲車輪系(紅圈)出現在面盤的正面,而調整時、分指針的輪系(藍圈)則在機芯背面。

為了達成快速旋轉的目標, 廠方特別採用 FRANCK MULLER®專利擒縱系統,它包括一個固定的擒縱輪、反向擒縱叉及擺輪,而擒縱叉會與周圍擒縱輪的齒牙摩擦推動,進而迫使擺輪運轉。雖然傳統的陀飛輪定義是,擒縱輪要圍繞著固定的四番車旋轉,但是廠方為了打破速度的限制,特別設計成擒縱叉圍繞著固定的擒縱輪旋轉,這是完全顛覆陀飛輪的定義,這又再次驗證FRANCK MULLER的獨特之處。

增添複雜的小自鳴功能:具有整點報時功能的Giga Gong陀飛輪腕錶,將機芯剩餘的空間發揮到淋漓盡致,報時功能的減速器(藍圈)位於四點鐘位置,而音鎚則位於八點鐘位置(紅圈),同時音簧則圍繞著機芯呈現酒桶狀。

由於原本Giga陀飛輪腕錶的機芯仍有許多空間可以運用,因此在2013年的香港W&W錶展中,廠方推出了全新設計的Giga Gong陀飛輪腕錶,它具有小時報時功能(也就是小自鳴),每逢幾點便敲打幾聲。在錶殼4點鐘位置有報時運作的開關按把;面盤3點鐘位置則有報時運作開關顯示。

Giga Gong陀飛輪腕錶搭載由FM 2100機芯衍生出的FM2150機芯,主要的架構幾乎都相同。但是FM2150機芯所增加的報時結構,仍會減少發條的效能,因此動力則減少至六天;而開啟全天候報時功能,動力更僅剩40小時,這也是因為音鎚敲擊的動力,全部來自於這四個發條盒,因此消耗速度極快。

圖左是Giga陀飛輪Matrix系列腕錶,採用基本款的FM 2100TS機芯。圖右Giga Round Skeleton腕錶是廠方後來推出FM2100圓形機芯版本,並搭載於圓形錶款之中,機芯的規格完全相同,但後來廠方都將數據改為九天的動力儲存。

 
文/陳韋仁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