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有什麼了不起的?

Jul 14, 2014

老實說今天大概只有獨立製錶師跟我講手工我才比較願意買帳。圖為Philippe Dufour的Simplicity機芯。

《Chronos Japan》上連載的漫畫從七月號開始換了一個作者,重開新的連載。Chronos的漫畫連載是從2011年一月號開始的,會開這個我認為很明顯地是受到《時計Begin》的影響(Begin上的漫畫在這之前就已經做好多年了)。這兩家的漫畫,持平來說我認為畫工是Begin的比較成熟,但內容是Chronos比較有料,他們(Chronos)每期都會採訪一至數個錶界的相關單位、人士,雖然基本訴求是入門講座,但即使由我們同業看來有時候都還是學得到東西,所以前一陣子這個連載出單行本的時候我也半捧場地買了一本(不過也只有日文的)。不過這個跑了三年半的連載卻在上一期五月號毫無預警地宣布結束(還就在單行本推出沒幾個月後);結束的理由我不清楚,也沒去打聽,不過像這種單元原本就有點在做口碑,所以就算被腰斬也不太令人意外,想不到才隔一期他們就換人開新連載,更微妙的是畫工比前一位好了不少,看來這背後的考量可能要比我想像的更複雜了。

新連載的編輯方向跟原本的不太一樣,從第一話預告的看來應該是會以「人」為單位,一話介紹一位業界的VIP。這個方針基本上我是樂觀其成,只是雜誌企劃這種東西變數很多,連載到後來會變成什麼樣現在還很難說,不過最令我傻眼的是第一期他們介紹的竟然就是雜誌主筆廣田雅將本人。我對廣田這個人的感覺還滿複雜的,一方面我很佩服他的學識,一路下來從他的文章中我的確學到很多,不過另一方面我又有點嫌這個人太高調,在自家的雜誌上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明星這種事我個人是覺得有點太過了(不過日本雜誌還滿愛這麼幹的)。但無論如何人家已經這麼做了,而且不可否認地我對這個人本身是有點興趣,所以還是好好地把整篇連載看過了一遍。因為之前有當面跟他聊過,所以他入行的經過大致上我是知道的,不過這次有看到了幾個之前沒聽說的細節,而有些還滿有趣的。

之前我問他為什麼會想入行,他的回答是他想搞清楚高級錶到底貴在哪裡,而在這篇連載中對於這一段又有更詳細的敘述。他說之前他還沒有真的變成一個重度玩家的時候,有次他去錶店看錶,因為不明白某支錶的定價為什麼那麼貴而問了店員,結果店員給他的回答是「因為這支是手工的」。當時他聽到這個回答的反應是生氣,因為他覺得一隻幾十萬的錶你一句「手工的」就把我打發掉了,這種理由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所以從此以後發憤用功唸書,終於變成了今天這樣。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故事可能不乏戲劇化的渲染,不過對於「一句手工的就想把人打發掉」這點倒是很有感覺。事實上我自己也碰過店員這樣跟我說的,不過我不說他是在打發我是因為我認為他自己真的是這麼相信的。回想起來2000年之後的頭十年消費者真是瘋狂地在迷信手工的,記憶中最荒謬的就是連iPod背後的金屬底蓋都要強調是日本職人手工打造的(那一代我還有買),彷彿只要搬出這三個字消費者就會買帳——事實上這招也真管用,君不見多少明星上電視炫耀他們的戰利品,講到最後都是一句「手工的」,我很懷疑拿掉這一點以後他們還說得出什麼價值(限量?品牌有歷史?)。

講得這麼酸不是在否定手工的價值,只是我不喜歡一味地為手工而手工,也討厭人家過分誇大手工的價值(和價格)。以高級錶來說,有些製程採用手工未必是為了品質,單純只是因為產量不足,投入自動化不划算,記得前幾年勞力士釋出了他們錶殼自動化製作的影片,不少人看了發出「原來是機器做的,好失望」之類的發言,在我看來這就是掉進了手工的迷思,我敢說現在那些標榜手工的品牌,如果他們的年產量也有一百萬支的話肯定也會想辦法轉自動化。

我很喜歡以前看人家介紹保時捷車廠的時候採訪中出現的一個對話,有人問負責人某個製程為什麼是自動化的而不是手工的,負責人只淡淡地說了一句「這裡用手工沒有附加價值」。同樣的話如果是由GM或是TOYOTA說出來那意義又不太一樣,但今天這句話出自保時捷之口,會讓人相信他們真的是在追求品質和量產之間的平衡點,而這是一個有良心的製造商都應該做到的,至不濟,也不要反過來操作你們做不到這點當成行銷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