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光打磨的風度

Apr 21, 2014

44GS的拋光固然厲害,不過如果它整支錶都只是一味地拋光的話反而會變得很沒品味,不像所謂的高級錶。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介紹到江詩丹頓Overseas新出的藍面款,裡頭提到了一點關於「拋光打磨的分寸」的事,寫著寫著忽然有點感想。好幾年前《Chronos Japan》有次談到Grand Seiko,裡面聊到1998年9S機芯首次推出時的錶款、和文章刊載當時(2009年)推出的36,000轉錶款,那裡他們提到,'98年的時候SEIKO對所謂高級錶的認知就是把整支錶拋得亮晶晶的,然而在他們看來那卻是「光澤過剩」,相對的到了2009年SEIKO已經比較能抓到亮面和消光之間的進退了,Chronos認為這才是真正掌握到了高級錶的質感。 
 
老實說這段文章當年在我看來有些不以為然,那時候我並不覺得拋得亮一點有什麼不對,GS的強項(之一)就是錶殼拋得亮,日本雜誌這樣寫我覺得有點裝神弄鬼的嫌疑。不過幾年過去了,直到昨天寫到那支Overseas的時候,我才忽然發現現在的我懂得當年那篇文章的意思了。 
 
其實同樣的領悟稍早的時候還有一個。上個月我偶然買了一支疑似是1970年代早期的老精工;錶本身經過拼裝,我認不太全它身上所有部件的出處,當初買它有點一時興起,而且主要是覺得它的錶殼很好玩。大體來說它算是蛋形殼的變形,錶耳的位置作成前低後高,有點傾向佩帶者的方向。錶殼的細節處看得道很多純正的SEIKO Style,像是底部往内斜的錶圈、同樣内斜的錶殼底部、還有側面的超鏡面打磨等等,對前一陣子還在研究老精工的我看得是津津有味。不過當時我就覺得,錶殼上有幾個面是髮絲紋的,不過消光得不夠徹底,跟旁邊的鏡面反差不夠強,所以整體的光澤看起來有點單調,如果強調這個對比的話殼身的立體感會更好,質感也是。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的這個心得,跟昨天我寫文章時的感想、還有當年Chronos上的那篇分析其實是一貫的。 
 
剛入行的時候我有種莫名其妙的潔癖,覺得拋光就是拋光,霧面就是霧面,那時候的我還滿不喜歡拋光之中夾了一道霧面這樣的做法,不過這幾年我卻慢慢能夠體會這種作法的意義了。得體地將亮面霧面交錯使用可以突顯立體感,讓細部造型的變化更明顯,而且能夠改變它在空間中的「量感」;最後一點講得很玄,不過一個全拋光的殼、和一個全消光的,以及一個拋光削光交錯的殼擺在那邊,你對它的體積、乃至於重量的印象都會有微妙的不同,而這些都會影響到你對「質感」的認知。 
 
慚愧的是,儘管我對這種差異的sense好像開始覺醒了,但轉換成文字卻沒辦法好好地說明;不過另一方面這是一種接近美感直覺的東西,我這邊難以形容,也許是因為錶廠那邊也是憑sense在運作的,而決定這sense高低的,靠的就是錶廠的經驗所累積的know how了(也許還要加上一點天才),講得通俗一點就是所謂的「傳統」,而這點是光靠資本的投入和加工技術的進步無法企及的。隨著多軸CNC的普及,現在要做出造型複雜的錶殼門檻是愈來愈低了,然而講到後續的表面處理,我認為真正的高階品牌和中低階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我不太喜歡在文章裡講甚麼傳統不傳統的,幾百年和幾十年都只是個數字而已,唯有當你的歷史能夠表現在這些眼睛可見、觸手可及的美感和品質上的時候,我才願意承認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