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SEIKO第二代太陽能衛星訊號錶款

Mar 3, 2014

撇開機械錶本位的成見,這次的第二代我個人真的還滿喜歡的,面盤上的地圖有點匠氣就是了。另外還有一款全白的東京款也很漂亮,希望到時候台灣會進。

上個星期SEIKO發表了他們家SOLAR GPS錶Astron的第二代。事實上關於二代的消息日本官方在去年九月就已經發佈了,台灣則是等到今年二月全球正式上市了才對外發表,因此據我所知記者會現場可能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聽說。產品本身的介紹應該沒多久就會有其他媒體報了,我也沒打算在這裡多重複一次,倒是當天日本那邊來了一位負責產品企劃的staff(古城滋人先生,Astron在日本的報導採訪似乎都是由他出面的),會前的聯訪中聽到了(或者說是證實了)一些滿有趣的事情,這次就在這裡整理一下。 

 
首先很慚愧的是,雖然Astron已經出了快兩年了,但老實說直到這次採訪前我並沒有做過太多功課,說來還是機械錶本位主義作祟,讓我對這款一直提不起興趣,也不認為它真的屬於我的專業領域。不過一方面是前一陣子接了一個跟電波錶歷史有關的案子,讓我開始對這類錶款產生了一些興趣,另一方面真的開始讀資料之後也發現了不少很有趣、很想知道的事情。 
 
以結果來說,我有興趣想知道的事情基本上都圍繞在電力和收訊上頭,不過一開始我擬定問題的方向卻不是這樣的。這次改款主要是換裝了大尺寸、box式的藍寶石水晶鏡面,我想關於SOLAR GPS這些核心技術的部份應該在第一代的時候大家都寫過了,所以我原本只打算準備關於這次新錶鏡的問題,想不到在準備的過程中還是想到了不少關於核心技術的疑問,有些甚至也跟這次的新錶鏡有關,所以現場我就把它們混在一起一次提出來了。 
 
首先我好奇的是尺寸的部份,Astron 48.1mm的錶徑以SEIKO來說算是破格的大型款式,我想知道的是這是不是為了增加錶面太陽能面板的面積,提升集電的效率。結果根據對方的回答這的確是跟蓄電有關,除此之外也跟收訊有關,因為錶款接收GPS訊號的天線是做在面盤底下,更大的錶面自然也能確保天線有更高的露出度,而由此延伸,這次box式的錶鏡同樣也是在增加面盤外露的面積,一樣也有強化集電和收訊的目的。會將問題導到這個方向是因為我知道電力和收訊從來都是這類錶款的主要問題,同樣的,兩代Astron到目前為止都只有深色面盤,這也是因為深色面盤的集電效果比較好——有在長期注意的話就會發現淺色面盤的SOLAR錶款是要到晚近才出現的。 
 
不過一方面從對方回答的脈絡聽起來,SOLAR GPS本身的內部結構就很佔空間,做到48.1mm這麼大也是因為現階段他們小型化的極限就到這裡了,所以這一塊也會是他們接下來的課題;附帶一提,採訪後的記者會上古城先生作的簡報當中列舉了CITIZEN等等其他品牌的類似錶款,其中很令我在意的是各家的錶徑都在45mm以上,照這樣看來小型化應該是各家共同面對的難題了。提到CITIZEN我又想到,之前讀過一篇關於日本藍寶石水晶代工廠的報導,裡頭提到他們做過最大尺寸的錶鏡就是CITIZEN的衛星訊號錶款Satellite Wave(錶徑48.5mm),原本我以為SEIKO的錶鏡也是外包的,想不到根據對方的說法它們似乎連錶鏡都是自製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就厲害了,因為即使在瑞士也沒幾家錶廠的錶鏡是自製的。 
 
還有一個問題算是無心插柳,那就是上一代的Astron採用了陶瓷錶圈,而陶瓷錶圈在SEIKO全線產品中意外地少見,連GS的潛水錶也沒用,我想知道的是他們家少用陶瓷材質有沒有什麼理由。而根據古城的回答,陶瓷雖然好處多多又大家都在用,但是會碎裂的這一部份卻是SEIKO始終無法輕易妥協的,因此據我所知目前只有上一代的Astron和Brightz的幾款計時碼錶等等少數錶款有用。這讓我想到幾年前有次採訪他們家的研發人員,聊到矽材質的時候他們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而不予導入的。不過額外得到的資訊是,原來上一代Astron採用陶瓷錶圈也跟收訊有關,因為金屬材質的錶圈會遮蔽一部份錶面的收訊,這點倒是一開始我沒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