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水晶錶殼到底有多難做?(上)

Feb 4, 2013

RICHARD MILLE RM 056-01

RICHARD MILLE在2013年的S.I.H.H.上發表了他們藍寶石水晶錶殼的升級版RM 056-01,這次除了錶殼之外連基板、中央夾板和三番車也都作成透明的了,光線一打整隻錶就跟隱形了一樣,還滿恐怖的。不過回想起來,比起透明錶殼,透明機芯在這之前倒是有不少人做過了,前兩年寶鉑就出過透明卡羅素,再往前的話崑崙也出過透明陀飛輪,雖然各家使用的技術不盡相同,不過這次的RM 056-01比起2012年RM 056一推出就技驚四座的氣勢畢竟是略遜一籌。 
 
藍寶石水晶的加工難度高這個我們大概都有概念,不過到底高到甚麼程度各家品牌提供的資訊卻是有限。最近讀到了國外的一篇報導專訪了RM 056錶殼的代工廠、也是目前瑞士幾大品牌錶鏡的供應廠Stettler Sapphire AG,裡頭很詳細地介紹了他們幫RICHARD MILLE打造藍寶石水晶錶殼的經過,內容資訊相當豐富,這裡揀一些有趣的出來聊聊。 
 
Stettler創立於1881年,早期主要是在生產機芯軸承用的寶石,1970年代藍寶石水晶開始成為錶鏡的主要素材,Stettler也開始轉往生產藍寶石水晶,目前公司有3/4的業務都跟鐘錶產業有關,除了錶鏡之外,藍寶石水晶面盤、陶瓷錶殼的加工也在他們的業務範圍内。 
 
過去壓克力錶鏡的時代,錶鏡往往採用所謂box式或是dom式的樣式,這是因為壓克力的強度比較差,必須得靠加大厚度或是以球面分散應力的做法來增加錶鏡的強度;時代進入藍寶石水晶,由於素材本身的強度高,不需要靠造型來強化也夠耐用,然而另一方面,正因為素材的硬度高,相對地加工也難,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藍寶石水晶鏡面都是平面的單純造型。 
 
1990年代Swatch Group開始投入相關技術,藍寶石水晶的錶鏡也開始出現dom式這類大曲面的造型,不過一方面這項技術幾乎是被Swatch Group壟斷,另一方面加工本身的成本極高——即使是今天,加工一枚dom式錶鏡的成本仍然是平面式的三倍,因此藍寶石水晶的加工技術在製錶業的發展相當緩慢。2000年後多軸CNC設備在藍寶石水晶加工的應用比較普遍了,雖然變化仍然有限,不過錶鏡總算可以說是進入立體時代了。 
 
差不多在十年前,Stettler曾經接過來自錶界的另一個怪咖Alain Silberstein蕭伯斯坦的訂單,他要的也是藍寶石水晶的錶殼,所以嚴格來說他們家並不是沒有經手過這類的案子,不過蕭伯斯坦的錶殼就是那樣直通通的,加工起來的難度相對比較簡單(不過還是很難的),對比起這次RICHARD MILLE提出的要求,Stettler面對的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戰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