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工程師系列三大進化(下)

Jan 21, 2015

F1賽車本體或引擎內常見的如碳纖維、陶瓷材料,在IWC強調與動力科技合作的主軸下,也成為新款工程師腕錶的錶殼材料,提昇了腕錶的質感與強度。

碳纖材料在1980年代早期,為F1賽車的車體製造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時至今日更普遍運用在飛行器之上,主要因為碳纖的強度為鋼的兩倍,重量卻僅有鋼的五分之一,光是一輛F1賽車的車體構造,最多可由達12層的碳纖維製成,但加起來的重量卻不足60公斤。

這種材質具有極高的強度,經過實際的測試可以保證車身的堅固與穩定,目前除了碳纖,沒有任何一種其他材質更適用於製造F1一體成形的駕駛艙和車身,碳纖因此成為F1賽車的指標性材料。

Ingenieur Auto Carbon Performance:直徑46mm 碳纖錶殼/時間指示、日期/80110自動上鍊機芯/藍寶石玻璃鏡面、透明底蓋/防水120米/限量100只/參考價NTD 808,000(規格以實錶為準、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

其實在腕錶材料上使用碳纖,並非突破性的創舉,但過去多半停留在單一零件上,如IWC此次的全面採用則相當罕見。工程師的碳纖外殼由三部分組成,其製造原理與賽車的單體構造車身一致:首先將浸過環氧樹脂的纖維板塑造成形,然後於高溫高壓中烘焙,之後進行樹脂硬化處理。

仔細觀察纖維組織,可以發現單一纖維的直徑比頭髮還要纖細五倍。工程師碳鋼高性能自動腕錶的黑色面盤由碳纖維斜紋編織而成,每束縱向纖維均與橫向纖維束上下方各交纏兩次編織,如此也產生了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圖案,與MERCEDES F1賽車上的部件如方向盤等等是一模一樣。或許整個以碳纖製成的錶殼,過程相對於單一零件的製造來得複雜許多,故此款僅限量100只。

Ingenieur Auto AMG Black Series Ceramic:直徑46mm陶瓷錶殼/時間指示、日期/80110自動上鍊機芯/藍寶石玻璃鏡面、透明底蓋/防水120米/參考價NTD 380,000(規格以實錶為準、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

陶瓷從前幾年開始,就成為IWC重要的錶殼材料之一,因為陶瓷抗刮、親膚性極佳、耐熱、耐腐蝕,並且比鋼鐵輕約30%等等特性,故特別適合製造錶殼。

IWC的陶瓷應用記錄可追溯到1986年的達文西萬年曆,至於2013年在工程師系列上的出現,IWC則強調與AMG賽車的高效陶瓷煞車盤相同,故取其名為工程師自動腕錶AMG黑色系列陶瓷版。其錶殼包括錶圈、錶冠和錶橋都採用黑色陶瓷,之前如達文西、飛行員等等都已經使用陶瓷為錶殼材質,故IWC對加工此類高強度材質,其實顯得駕輕就熟,包括如錶殼製出為8級維氏硬度,只能使用10級維氏硬度的鑽石工具進行加工等種種必要技術。

陶瓷錶殼採用10顆陶瓷螺絲帽的鈦金屬螺絲,將錶殼從兩面固定,共推出一款指針和時標為白色,其他部分皆為黑色的版本,另一款則採用了棕色面盤、棕色指針和時標。

Ingenieur Chronograph Racer:直徑45mm 不鏽鋼錶殼/時間指示、計時碼錶、日期/89361自動上鍊機芯/藍寶石玻璃鏡面/防水120米/參考價NTD 405,000(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

其實腕錶改款時,最能帶給人們新鮮感的視覺的部份,就是面盤上的設計變化,當然如果一口氣將錶殼的線條或形狀都改掉,工程或許顯得過於浩大,甚至還必須冒著失去原本精神與風格的風險。所以加重面盤的細節,例如刻度、指針、時標等等,就顯得勢在必行。

多層次計時盤:除了既有的立體時標,IWC特別在計時圈與小秒盤加上了一圈錶圈,如此便能增加視覺的深度。

IWC此次工程師系列中的一些款式,便充分增加了面盤的層次感,例如為了車隊隊員所設計的工程師計時碼錶賽車手特別版,便改用立體時標,同時在數據盤周圍加上錶圈,並根據指針配色,的確與工程師過去的自製計時款產生區別,視覺更顯深度;另外銀箭特別版則是使用以珍珠圓點打磨的面盤,像是銀箭車款的儀表板,計時按把還加入直線刻紋,種種均提昇了視覺的強度,並增加與跑車連結的感動。

Ingenieur Chronograph Silberpfeil:直徑46mm不鏽鋼錶殼/時間指示、計時碼錶、日期/89361自動上鍊機芯/藍寶石玻璃鏡面/防水120米/參考價NTD 426,000(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

腕錶能不能戴得舒適?配戴時會不會穩定服貼?同時又必須考慮到錶殼的大小、錶殼的弧度等等,這些就是腕錶設計的人體工學關鍵所在,尤其在2013年的新款中,除了工程師自動基本款的錶殼尺寸為40mm,其餘皆大過45mm,看得出IWC認為工程師系列是真正屬於男士的腕錶,尺寸只會向上增加,而不會向小尺寸靠攏,又更考驗了IWC對人體工學的細膩。

珍珠圓點面盤:配合傳奇銀箭賽車的設計,IWC將計時碼錶的面盤改為珍珠圓點打磨的紋理,折射的光芒在手腕移動時很有效果。
圖左為錶耳角度:原本工程師腕錶的錶耳,是略微向外擴張,新款則向下修正角度,能略貼緊手腕、又不顯緊繃。圖右是可微調的錶釦:從飛行員系列移植而來的微調錶釦,主要是因應無法調整到完美長度的鍊帶而生,只需按下錶釦中央的方形IWC標誌,就能進行幾毫米的微調,彌補鍊節拆卸的困難與不足。

為了增加穩定度,IWC主要在新款工程師的錶耳上修正,讓錶耳的角度比起前代向下微斜,使錶帶能有更佳的慣性支撐於手腕上,尤其是鍊帶款,因為無法如橡膠錶帶或皮革錶帶那樣可依手腕自行收緊,故錶耳角度的修正看來更為貼心,另外,為了增加鍊帶的可微調距離,IWC也將原本使用於飛行員系列上的微調錶釦加入工程師中,配戴者只需按下錶釦上的IWC方形按鈕,就能將原本適當的鍊帶長度,調整到完美長度,腕錶便會牢牢的穩定在手腕上。

 

文/劉必祥
攝影/劉信佑
摘自城邦國際名表第57期

 

相關連結:

IWC工程師系列三大進化(上)

IWC工程師系列三大進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