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卓越、繼往開來!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Jun 24, 2025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展覽現場,收藏家細細品味270年來,江詩丹頓「悉力以赴,精益求精」的製錶精神與精湛工藝。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在六月份來到台灣,除開放民眾預約免費參觀之外,也與城邦國際名表合作,邀請錶友親身體驗。現場既展示江詩丹頓製錶精髓,同時與11位台灣藝術家激盪出不同領域間共通的詩意連結。

慶祝週年很合理,更何況是270週年?不過,對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而言,與其大肆慶祝,不如藉此機會回顧歷史、展望未來。透過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今年在全球各地宣揚品牌的製錶文化與藝術,而台灣站就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舉辦。馬爾他十字意象的入口以鏡子和螢幕交織出如時光隧道般的迷幻景色,走到底右轉,揭開布幕穿過紅色地毯的迴廊,就正式走上江詩丹頓追尋卓越之路。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馬爾他十字意象的入口。

兩層樓的展覽分為「永恆傳承:歷史與匠藝的源流」、「卓越創新:工藝與美學的共鳴」、「匠心工藝:高級製錶背後的匠心詩篇」、「時光淬煉:沉浸式互動體驗」、「藝述時間:當代藝術對話精湛製錶工藝」等五大主題。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1910年的江詩丹頓綠甲蟲琺瑯鑲鑽墜飾錶。

在永恆傳承展區欣賞古董錶的感覺,就像是在逛博物館,每款都讓人流連忘返、有所啟發,例如一款1824年的超薄懷錶竟然還有二問功能,低調的按把與錶殼輪廓融於一體,不細看還誤以為只是小三針;這種深藏不露的內斂作風,與現代偏重展示自我的風氣大異其趣,卻也值得現代人思考不同取向背後的內涵。而1910年的綠甲蟲琺瑯鑲鑽墜飾錶則是江詩丹頓不拘一格的代表,可以開合的雙翅下方,隱藏著顯示時間的面盤,栩栩如生的神祕錶正是工藝與創意的傑作。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Twin Beat萬年曆腕錶是首創「待機」功能的機械錶,機芯兼具5Hz和1.2Hz兩種振頻的擺輪,滿鍊後切換到低振頻節能待機模式,能持續運行65天。

卓越創新展區中,你可能會直覺想到近年江詩丹頓創下最複雜紀錄的The Berkley懷錶La Première腕錶,現場則是來了更有創意的Twin Beat萬年曆。這款2019年問世的機械腕錶竟然有「待機」模式!萬年曆功能必須在腕錶持續運行的狀態下,才能隨時顯示正確資訊,然而,這類複雜錶款通常不會是天天配戴的日常用錶,錶停了要重新調校又比較麻煩,常見的解決方法是用自動上鍊盒,但江詩丹頓提出更有趣的解決方案。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按下八時按把,就能切換高、低振頻模式。以低振頻模式運行時,就算長時間不配戴,時間、萬年曆也都會正確顯示,避免重新調校的困擾。

Twin Beat萬年曆搭載5Hz和1.2Hz振頻的兩個擺輪,分別提供4和65天的動力儲存,錶主可自由切換腕錶振頻;長期不配戴的時候,可切換到低振頻模式維持運行,真是前所未見的絕妙創作。此外,現場還有一系列週年紀念錶款,除了一貫的細膩工藝外,全新鏤雕系列面盤上特有的270週年機刻雕花飾紋非常迷人。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江詩丹頓Traditionnelle鏤雕萬年曆腕錶270週年限量版,面盤上有獨特的270週年馬爾他十字機刻雕花。

技術性的曼妙之處或許只有錶迷感受得到,但匠心工藝展區陳列的琺瑯、金雕等藝術錶款任誰都懂得欣賞。最引人注意的是致敬日內瓦Tour de l’Île鐘樓的三只閣樓工匠腕錶,其中兩只分別運用大明火微繪琺瑯與金雕詮釋不同的鐘樓景色,另一款則是結合機刻雕花與微繪琺瑯工藝,都是絕美的藝術品。特別是後者,面盤上光影流動的動態之美最具魔力。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Tribute To The Tour de l’Île鐘樓腕錶,左為大明火微繪琺瑯款,右為金雕款;工藝精湛。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第三款Tribute To The Tour de l’Île鐘樓腕錶的鐘樓主體以大明火微繪琺瑯呈現,周遭建築則運用機刻雕花;兩種工藝交相輝映,視覺效果絕佳。

這麼細緻的手工面盤要拿在手上用放大鏡欣賞才過癮,可惜櫥窗相隔。還好現場有大螢幕的介紹影片,清楚呈現面盤細節、工藝流程,以此搭配實錶欣賞,已心滿意足。大概只有最幸運的收藏家(這都是僅此一只的作品,想收還未必買得到),才能盡興地上手鑑賞每一處細節。這個鐘樓不但是日內瓦的重要地標,而且自1843年起江詩丹頓就在這裡設立製錶工坊,如今是專賣店的所在地;這三只在270週年之際發表,紀念性不言可喻。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現場的沉浸式互動體驗表現了江詩丹頓的時間藝術和宇宙天文,還能透過手機上傳個人願望,讓它出現在浩瀚星空之中。

一樓展區的盡頭是沉浸式互動體驗,搭電梯上樓就來到與11位台灣藝術家合作的展區,內容涵蓋建築、書畫、雕刻、工藝、視覺設計、攝影、飲食文化等多元領域。跨界幅度這麼廣泛,和製錶如何連結?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將傳統書法意象融入故宮南院(此為模型),與江詩丹頓常用的詩意手法相同。

細聽導覽人員介紹後,才發覺跨領域間的創作精神確實與江詩丹頓有共通之處,值得思考玩味。例如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以書法藝術的濃墨、飛白及渲染等意象融入故宮南院建築表現;這有如江詩丹頓常以詩意概念進行機芯或腕錶的視覺設計。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米其林星級主廚蘇品瑞展出的刀具與鑷夾(左上框),是精細刀工與修飾的象徵,呼應著製錶的精準與細緻。

而米其林星級主廚蘇品瑞展出刻有個人名字的刀具、鑷夾、廚師服與專書,料理不僅牽涉精準的時間、火侯控制,鑷夾更是精細修飾、擺盤的象徵,呼應著製錶的精準與細緻。

工藝文化藝術家范承宗則從千年歷史的魯班鎖發想,用傳統的三軸組裝工藝呈現「魯班月」,巧妙地將傳統工藝、時間(月亮盈虧)與現代藝術合為一體;就像與時俱進的製錶工藝以傳統機械、手工為基礎,兼蓄當代美學與科技。雖然無法一一敘述,但每位藝術家的作品都很有意思。

江詩丹頓270週年展「The Quest」
工藝文化藝術家范承宗從千年歷史的魯班鎖發想,用傳統的三軸組裝工藝呈現「魯班月」,巧妙地將傳統工藝、時間(月亮盈虧)與現代藝術合為一體。

展出期間(6月7日至13日)還舉辦了鐘錶與建築、影像、現代藝術對話的三場講座;展後,古董錶展品先後移師江詩丹頓台北101、台中大遠百專賣店,續以江詩丹頓270週年古董錶展《THE QUEST》之名與藏家們交流,沒能預約到正式展覽的朋友們,請把握最後機會親臨鑑賞!

江詩丹頓270週年古董錶展《THE QUEST》

日期:2025年6月16日至6月26日
地點:江詩丹頓台北101專賣店(台北市信義區市府路45號2F)
錶展預約鑑賞: (02) 8101–8658

日期:2025年6月28日至7月7日
地點:江詩丹頓台中大遠百專賣店(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251號1F)
錶展預約鑑賞: (04) 2258–2558

文/賴彥嘉 資料提供/VACHERON CONSTANTIN(02)8101-8658 編-160

延伸閱讀:挑戰史上最複雜時計!江詩丹頓3750/3752大複雜機芯

延伸閱讀:江詩丹頓2025 Watches & Wonders日內瓦錶展綜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