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錶廠直擊新錶製作!ZENITH最高階G.F.J.系列誕生 160週年的新視野

Jun 18, 2025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G.F.J.腕錶。直徑39mm 鉑金錶殼/時間指示/135手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72小時/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限量160只/參考價NTD 1,500,000

2025年是真力時的160週年,在這個紀念時刻,真力時決定以最傳奇的機芯、最基礎的功能、最頂級的製作,來向世界宣告真力時的歷史價值及內涵。而提到真力時(ZENITH),或許今日喜愛手錶的人們,多半會立刻想到真力時所擁有的El Primero計時碼錶機芯,的確,El Primero是今日歷史最悠久、最富盛名的量產型高振頻計時碼錶機芯。

但就在160週年的當下,真力時決定用過去連續勇奪五年天文台精準度大獎的135手動上鍊機芯,重新喚回精確度與品牌之間的連結,同時用製作細節度的提升,打造品牌今日旗下最頂級的G.F.J.系列。不可諱言,El Primero計時碼錶機芯在真力時歷史裡的存在感實在強大,加上該機芯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異性能,一方面除了讓高級手錶市場對該機芯的認同感不言可喻,但相反地,卻讓真力時所能述說的故事,變得有些侷限、甚至容易預測,即使真力時歷史上確實創作出許多實力堅強的時計作品。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屹立160年的真力時錶廠。從創立之初到現在,錶廠仍在瑞士力洛克地區持續運作,甚至連錶廠的一磚一瓦,也都來自力洛克當地,從記憶到技術,一切都完整的保留在錶廠之中。

不說你不知道,目前位在瑞士力洛克(Le Locle)地區的真力時,是最早建立起鐘錶垂直生產鍊的品牌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從創立之初到現在,錶廠仍在相同地方持續運作的高級手錶品牌,甚至連錶廠的一磚一瓦,也都來自力洛克當地,這讓跨越百年仍屹立不搖的真力時錶廠,如時光暫停般處處充滿了思古之幽情。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保留品牌技術的閣樓。當石英風暴來襲,真力時內部的一位製錶師,在幾個月內獨立將所有製造機芯相關的資料、工具、零件等等全部都藏在錶廠的閣樓,也讓品牌的技術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

然而,在70、80年代爆發的石英革命,差一點就毀掉了真力時這個品牌,因為當石英錶風暴來襲,重創機械錶的銷售市場後,促使錶廠一度決意銷毀機械錶生產製造相關的一切,幸虧廠內還有一位相信高級手錶仍有未來的製錶師Charles Vermot,「雞婆」的把所有生產機具、設備等等全部藏在閣樓,也讓真力時在挺過風暴後終能重啟生產,並延續過去的光榮,而這段「不聽話的員工」歷史,至今反倒成為市場及品牌最津津樂道的傳奇篇章。

當然,正因為這段不可思議的故事支線,有了El Primero的延續,也有了135這枚傳奇機芯在160週年今日的重現。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135機芯的光榮歷史。真力時的135-O型機芯共獲得超過235項精密計時大獎,更在1950年至1954年間連續五年在納沙泰爾天文台腕錶類競賽中獲得首獎,過去的真力時的廣告就以此為主打。

重現135天文台機芯實力

真力時早在1897年就投身天文台計時競賽,這個競賽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機械機芯在嚴格的測試條件下、挑戰最高的精確度,並藉此提昇機械錶的製造技術,而真力時一路已榮獲2,333項精密計時大獎,成為當時業界獲獎最多的品牌之一。135機芯絕對是真力時精確史上的一顆寶石,它是專為參加納沙泰爾(Neuchâtel)、日內瓦或貝桑松(Besançon)等等天文台舉行的計時比賽而研發。其名稱來自其機芯尺寸―13法分(即30mm)、厚5mm,故稱之為135機芯。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135手動上鍊機芯。今日135機芯雖維持經典的設計,但在規格上大幅提昇,把40小時動力提升到72小時、精準度提升到每日+2/-2秒的超高標準,同時也用來自錶廠的磚牆圖案裝飾機芯表面。

它在1949至1962年期間共推出過兩個不同版本,一個用於銷售的商用版(135型),以及專為天文台競賽而製作的「O」版本(135-O型)。而135-O型機芯共獲得超過235項精密計時大獎,更在1950年至1954年間連續五年在納沙泰爾天文台腕錶類競賽中獲得首獎,在製錶史上創下無可比擬的紀錄。

正因為這樣的背景,讓真力時決定在160週年要喚回市場對真力時投入精確度的技術記憶,故決定完整重現135機芯,並為了該機芯的登場,開發出定位在品牌裡最頂級的全新G.F.J.系列,該系列的命名更是來自創辦人Georges Favre-Jacot姓名的縮寫。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人手打磨修飾。真力時在機芯的邊緣的修飾,全部採取最高規格的拋光、倒角等等人手工序,並特意重新規劃夾板的線條,來突顯機芯的反光。

在真力時擁有135機芯的原始藍圖下,新世代135機芯的重製應該更加順利,但為了要大幅提昇機芯的規格至今日的標準,卻有許多難題,其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在保持相同的直徑及厚度下,把原來的40小時動力提升到72小時,同時還必須顧慮到提供天文台等級需求的動力品質。

真力時透過改變發條的合金材質,讓長達600mm、寬12mm的發條得以塞入發條盒,讓發條能緩慢的釋放動力,並強化機芯齒輪的齒牙、軸心與基板的額外人手打磨,還將寶石數從17顆提高到22顆,藉此提高動力傳輸效率。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獨特擒縱系統。大型螺絲擺輪是135機芯的特色,真力時除了增加中央避震器,也使用雙層寶璣式游絲,並保留特有的雙桿式微調系統。

135機芯維持視覺上最鮮明的大型螺絲擺輪,這可是比起El Primero的擺輪整整大上九倍,除了在擺輪中央加上今日必備的避震系統,也延續使用寶璣式雙層游絲,其中更罕見的是,擺輪錶橋上採用的雙桿式微調系統,這個設計起源雖是個謎團,但真力時確信,在當時的時代科技限制下,這樣的設計是有助製錶師更細微的調整游絲,達到走時的高精確度。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鉑金錶殼的祕密。錶殼採多層次線條,亮霧面呈現不同反光,是真力時近期的新設計,直徑雖是39mm,但透過設計師巧妙的調整,其實是從38mm擴大到39mm,這樣能保持經典且帶有現代的視覺。

最重要的是,真力時將新款135機芯提升到+2/-2的精準度,是先將組裝完成後的機芯送往瑞士天文台認證,接著再回到廠內,使用與天文台相同的設備流程進行檢測,經過調整後達成+2/-2的超高精準度。此外,真力時也在機芯表面上,設計了來自錶廠的磚牆圖騰,作為機芯的辨識設計,同時也特別加強了三片式錶橋邊緣的拋光,提高至前所未有的人手打磨水準。

ZENITH真力時G.F.J.腕錶
複雜的多層次面盤。面盤最外圈是採用與機芯相同的磚牆圖紋,至於面盤中央因為代表錶廠上的天空,所以採用青金石材質,至於小秒盤則是珍珠母貝材質。

外型上,採用真力時錶廠的天空為概念,以青金石材質為中央面盤,搭配珍珠母貝小秒盤,面盤周圍則延續與機芯上相同的磚牆線條,先以機刻雕花刻出模具,再沖壓產製出面盤。至於錶殼也是全新設計,鉑金材質錶殼表面採階梯線條,加強了層次感,也定義出G.F.J.未來的系列殼形特徵,然而設計師還藏了個巧思在其中,是讓錶殼由小漸大,從38mm向外擴大為39mm,試圖創造復古兼有現代的氛圍。

文/劉必祥   資料提供/ ZENITH    特–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