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ROLEX Glidelock錶扣延長裝置

三種勞力士延展錶帶:Glidelock、Fliplock、Easylink有什麼差別與特色?

May 27, 2025

勞力士Glidelock錶扣與Fliplock延長鍊節
防水11,000米的勞力士Deepsea Challenge潛水錶,使用Glidelock錶扣與Fliplock延長鍊節。

20世紀之前,對鍊帶的要求大多是好戴、耐用,再來就是外型、質感要做得出色。進入21世紀後,這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許多鐘錶玩家認為「無需工具就能微調錶帶長度的功能」,才足以應付不同情境下手腕的粗細變化。因此不少品牌在重新設計鍊帶時,會把微調長度功能考慮進去。其中ROLEX勞力士是最早使用微調鍊節來增減鍊帶長度的品牌之一,這次就來聊聊勞力士的錶帶延展系統,包括勞力士Glidelock裝置、Fliplock蠔式摺扣延長鍊節、Easylink易調鍊節。

ROLEX Glidelock ―― 深海型

勞力士Deepsea Challenge所用的深海型Glidelock錶扣
Deepsea Challenge所用的深海型Glidelock錶扣(齒條可收闔)與Fliplock延長鍊節(紅框處,摺疊狀態)。

Glidelock延長裝置在錶扣內側設有一排齒條(即數段齒槽),鍊帶末端卡在不同的齒槽位置,就能以2mm的間隔調節鍊帶長短,最多可以延長20mm左右。這種設計用在Submariner(潛航者型)、Submariner Date(潛航者型日曆型)、Sea-Dweller(海使型) 及Deepsea(深潛型)、Deepsea Challenge等潛水錶上。其中還分成深海型與標準型兩種。

Deepsea等級(防水3900m)以上的潛水錶使用深海型Glidelock,齒條從錶扣外側就能打開,就算戴在手上也能調整長度。打開齒條後,移動與錶扣相連的鍊節位置,即可調長或變短。結構雖較複雜,但更方便潛水使用。而對錶迷來說,特殊結構也增加了賞玩性。

ROLEX Glidelock ―― 標準型 

勞力士Submariner所用的標準型Glidelock錶扣
Submariner所用的標準型Glidelock錶扣,提起紅框處鍊節,即可前後滑動,選擇卡在錶扣內的任一齒槽,壓回紅框處即可固定。最多可延長20mm。

Submariner和Sea-Dweller用的是標準型的Glidelock,錶扣內側的齒條不能拉起來,調長度時必須把錶從手腕上拿下來;在日常情境下,並不會帶來任何不便。

2008年勞力士Glidelock隨DeepSea Seadweller 116660問世,配置的就是深海型,當時是以1.8mm做為調節單位,最多延長18mm,較現行版本略有不同。後來才發表Submariner用的標準型。

Fliplock蠔式摺扣延長鍊節

Fliplock延長鍊節展開狀態,可讓錶帶延長26mm,此處的三段鍊節可以折疊收合,納到錶扣之中。

標準型Glidelock錶扣剛出現時,還搭配了Fliplock蠔式摺扣延長鍊節,原本摺疊起來的鍊節,展開後能增加26mm,但不能以更小的單位延長。早期Deepsea同時配備專業型Glidelock和Fliplock,2022年後Deepsea 136660問世後,只保留Glidelock,大概是能延伸20mm的Glidelock就很夠用了。目前(2025)僅有Deepsea Challenge兼用兩者。

Easylink易調鍊節

勞力士Easylink易調鍊節
一般勞力士鍊帶所用的Easylink易調鍊節,紅框處的兩段小鍊節可以重疊或攤開,保有5mm的調節彈性。

Easylink易調鍊節是隱藏在錶扣內的對折鍊節,將鍊帶從錶扣向內提起,即可拉開原本對折的鍊節,延長大約5mm左右。在一般生活中,因為溫度冷暖可能造成血管擴大或收縮,而讓手腕略為變大或縮小,這迷你延長鍊節在這時候非常好用,可隨時讓腕錶維持最佳的配戴鬆緊度。

勞力士在1996年就獲得Easylink專利。當時潛水錶的延長鍊節採用相同的概念,但在固定與打開的方式不太一樣,且延長鍊節較大。雖不確定是否為Easylink的一種,但視為一脈相承的設計應無疑義。

延伸閱讀:Oysterflex錶帶是什麼?

延伸閱讀:2022勞力士新錶和舊款有什麼差別? 水鬼王改得比Air-King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