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支超慢超近拍超霸的影片
Feb 7, 2025

前一陣子錶圈有不少人都分享了這支來自YouTube頻道《The Slow Mo Guys》拍攝的影片,影片以超慢速和超微距拍攝了2018年版的超霸月之暗面阿波羅8,讓我們以一種新鮮(甚至是驚人)的角度重新檢視了機芯的內部結構。
首先有點令人訝異的是它是在完全沒開蓋或對機芯進行拆解的前提下,光從透明底蓋和正面的開面鏤空就拍到了這些畫面——或許這也是他們一開始選擇阿波羅8的理由之一,某種程度上這激勵了我以後看錶時可以嘗試用放大鏡找出更多細節,另一方面也令人好奇如果讓他拿到鏤空程度更高甚或是藍寶石水晶錶殼的錶會拍到什麼東西。
不過拍得近還只是這部影片精彩的理由之一,極端的慢速也是能讓我們看清楚許多輪系作動實況的關鍵。就像作者自己也有提到的,影片中最令人驚訝的畫面之一就是四番車(=秒針輪)和計時中介輪的輪齒在嚙合時的來回碰撞(約9:10處);為了讓輪齒在嚙合時有進出的空間,相連兩顆齒輪的齒距都會保留一定的間隙,這算是我們在理解機芯輪系時的常識,不過我沒想到實際上雙方輪齒連動時的動作會劇烈到在這個間隙中「來回碰撞」的地步(配上片中收到的撞擊聲響更有效果),想像像這樣微小卻多餘的動作一連串累積起來會對機芯的作動造成多大的影響就更加讓人體會到零件加工精度的重要性(而且OMEGA應該算是加工精度很高的了)。從機芯設計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錶廠會為齒輪加入游絲或彈力弓來規範輪齒在齒隙間的動作、或是直接採用具有彈力能填滿整個齒距的特殊齒形的理由。

提到彈性輪齒就又讓人想到影片中啟動計時碼錶的片段,這裡他們特寫了計時中介輪橫向移動連結上計時秒針輪的瞬間(約16:02處),透過超慢速我們可以看到中介輪在隨著懸臂移動的過程中本身同時也持續在旋轉(當然),而在切進計時秒針輪的瞬間會先造成對方的跳動(因為要喬到雙方輪齒確實嚙合的位置),然後才開始帶動計時秒針輪旋轉。這裡的跳動就是平常我們說水平離合會在計時碼錶啟動時造成跳針的原因,而看著兩邊輪齒對撞千均一髮的畫面也更能體會計時輪容易磨損的理由。
近年有愈來愈多品牌開始為旗下的機芯——不一定是計時機芯,導入輪齒帶有彈性的齒輪,這些齒輪透過LIGA成型,輪齒精密的特殊造型能夠在嚙合時稍微變形縮退(之後再彈回),藉此吸收衝擊、填滿齒距,利用這種齒輪剛好可以解決水平離合的許多問題——因此採用水平離合的HUBLOT Unico機芯算是市面上最早導入這類齒輪的例子之一,此外甚至連垂直離合的計時機芯(勞力士4130、百年靈B01)乃至於一般三針機芯(PP Cal. 26-330 S C)的輪系都能活用這項技術,透過這部影片也讓我們能夠更加認知到這種齒輪的作用。
我不太確定這個頻道的團隊對機械錶的知識有多深(畢竟他們拍攝的內容太廣泛了),但至少這支影片確實能讓我們這些手錶宅看出門道,我想光是這點就很感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