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有那支錶的話憑什麼評論它?」

May 21, 2021

Hodinkee.com的老闆Benjamin Clymer
《Hodinkee.com》的老闆Benjamin Clymer本身是個收藏大家,寫起文章來也是博貫古今,但據我所知他手下的編輯卻未必人人都有那麼龐大的收藏,那他們靠什麼寫出好文章的?

這是我們鐘錶線記者最常被質疑的問題之一。事實上我個人被這樣挑戰的經驗並不多(至少不是當著我的面),但類似的批評的確常常出現在國內相關媒體文章底下的留言中。就我的認識所及,業界在寫錶的份子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玩家出身,他們原本就擁有可觀的收藏,評論手錶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心得分享,另一種則是職業的鐘錶記者,他們在入行前或許已經對手錶抱有興趣,也可能對手錶一竅不通,但總之他們手上的錶多半稱不上收藏,寫錶對這些人來說本質上是一份工作,對手錶的暸解是他們專業的一環,就像他們同時也具備了採訪、撰寫和彙整資料的專業一樣。

筆者個人是屬於後一種人,幸運的是我雖然素人入行,但工作了幾年下來真心對手錶產生了興趣,也實際買過了幾支錶,雖然數量距離真正的玩家還差得遠,但我仍然可以自豪地宣稱寫錶對我而言不只是一份工作——至少我不全然是為了賺稿費才來做我現在在做的事的。能夠帶有熱情地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即便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喜歡上手錶,寫錶之於我單純就只是冷靜地閱讀資料、分析錶款然後做成報導,只要在這過程中有確實發揮到我的專業技巧,由此產出的文章就仍就有它的價值——也許欠缺了若干吸引人的情感成分,但它在傳遞資訊的本分上依然是稱職的。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人認為唯有實際擁有過一支錶、經歷過一定時間的配戴後才有資格評論它。對於這種見解我能提出最簡單的辯護就是:鐘錶評論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擁有和配戴後的心得只是其中之一。一支錶在經過長期的使用後一定會產生許多體驗式的心得,然而這支錶同時也包含了很多資訊是不靠長期使用也能獲得的——甚至是光靠長期使用無法獲得的;外觀設計、機芯結構、生產過程或是歷史沿革這些情報許多人即便把錶戴了好幾年也未必熟悉,相對地記者透過分析大量的資料、採訪錶廠和研發人員以及長年累積的相關專業素養,卻有可能在沒擁有一款錶的前提下寫出內容豐富的文章,儘管文章中或許缺乏了若干體驗,但仍舊無損於他作為一篇鐘錶評論的功能。

鐘錶媒體經歷過幾個不同的時期,最早的相關刊物是以自費出版的形式發行,作者和讀者基本上都是玩家,此一時期的這些刊物作為媒體的流通範圍很小,編輯技巧也比較粗糙;1990年代以後,隨著高級錶市場逐漸成熟,鐘錶刊物的數量和規模也開始快速增加,由於相關出版愈來愈專業化和產業化,製作陣容不可能再由純粹的玩家構成,勢必會有所謂的「職業編輯」加入,於是乎形成了如今我們認知的鐘錶記者生態;進入社群網路時代後,媒體的定義開始化整為零,任何人都可以透過IG分享他的藏錶,從而達到足以跟傳統媒體批敵的影響力,到了這個階段體驗式的玩家作者又重新抬頭,相對地前一批的職業編輯這個時候就會暴露出他們「非玩家」的弱點了。

時下的(鐘錶)媒體環境的確是讓讀者變得更加重視評論者是否真的擁有錶款,但如前所述,一篇優秀的鐘錶文章並不盡然建立在體驗上頭,更何況那些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擁錶的所謂玩家有不少只是單純地炫耀,部分人不但動機可議,更重要是他們未必具備相應的鐘錶(以及編輯)素養,像這樣的體驗心得未必能為讀者提供多大的助益。

眼前鐘錶媒體面臨著艱難的挑戰(事實上挑戰在這十年從來沒停過),很多問題是我們必須克服、甚至是難辭其咎的,但唯有在「誰才夠資格評論手錶」這點上頭我希望讀者們能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有些人擁錶無數,談起錶來也俯拾即是,有些人同樣所藏不菲,但買了一堆對錶還是一知半解;有些人長年寫錶就只戴過一支便宜精工,但文章一出連千萬藏家都佩服,當然也有些人不愛錶也不買錶,寫錶單純就是打工賺房租。寫錶的人形形色色,並非任何人都能寫出好的鐘錶評論,但好的鐘錶評論卻有可能出自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