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速度的機械 計時碼錶發展簡史

Aug 21, 2017

1896年在雅典舉辦的第一屆現代奧運中,由浪琴提供的計時碼錶。

計時碼錶是運動比賽維持公平競爭的重要基礎,早在1878年浪琴LONGINES就提供計時碼錶供第一屆雅典奧運使用,而現在為奧運計時的則是眾所皆知的歐米茄OMEGA啦,由此可知,不論古今,運動比賽總離不開計時碼錶!小編就選在台北世大運如火如荼展開之際,來聊聊計時碼錶的發展。

計時碼錶可說是機械鐘錶發展史下的一項重要功能,儘管至今計時碼錶被認為只不過是,進階型的複雜功能,但其實這一路走來,其難度卻不亞於其他高端複雜功能的研究開發,至今計時碼錶的設計,更被視為踏入專業製錶的一塊基石,如何能在珠玉滿前的名作之中,創造或擁有自己的特色,這便是高級鐘錶爭奪的一塊戰場,誰說計時碼錶簡單,從來就不簡單啊!

自1932年來,歐米茄一直是奧運的官方計時夥伴。圖為歐米茄於1948年倫敦奧運的計時情況。

計時碼錶在複雜功能錶裡是最平易近人的族群,它的製作過程並不容易,但因為應用範圍廣,所以擁有大量需求;市場需求牽動了供給,所以市場上始終有著數量目可觀的計時碼錶供選擇。即使到了石英錶、電子錶成為主流的時代,機械式計時碼錶仍有龐大市場,一來它的機構讓錶廠製造的時候駕輕就熟,不論是通用型機芯或是錶廠自製機芯,要推出成熟的作品都相對容易;其次由於它迷人的動作能在瞬間啟動,完全滿足錶迷操作機械的渴望,即便鮮少有人拿機械式的計時碼錶實際用於度量時間,但不論是操作或是欣賞,計時功能都帶來無以言喻的快感。

1878浪琴發明了20H導柱輪機芯,右為裝置這款機芯的懷錶。

計時碼錶為什麼能讓錶迷覺得快樂?它不像萬年曆錶或是逆跳錶必須苦苦等候,才能見到複雜功能如曇花一現似地跳動;或是必須具備基礎的天文、機械知識,才能理解複雜功能多麼難以製作。啟動、停止、歸零、飛返或是追針這些計時功能,都讓錶迷享有至高無上的主動權,手指輕按,就能得到直接的回應,製 作精美而繁複的零件令人目不暇給,再也找不到其他功能如此值回票價。

計時碼錶的英文是Chronograph,字源來自於希臘,分別是Chronos與Grapho兩個單字,前者是時間之意,後者則是紀錄,因此這個複合字的意思就是記錄時間,它的起源甚早,從有人工時計開始,就有記錄特定時間間隔的需求,但西方歷史上有明文記載最早的計時功能,應該是由英國知名製錶師喬治格拉漢(George Graham)於1720年所製作的計時鐘。

計時器之父George Graham;1720年他所製作的計時鐘,把計時功能製作在擺鐘上,利用鐘擺的「運動與否」決定是否讓鐘運行,被稱為計時器之父。

格拉漢把計時功能製作在擺鐘上,利用鐘擺的「運動與否」決定是否讓鐘運行。它雖然與一般的擺鐘差異並不太大,但卻為「紀錄一段時間間隔」寫下了新定義。格拉漢其實在鐘錶機構上有許多偉大的發明與創見,但他響亮的稱號之一就是「計時器之父」,顯見眾人對計時功能的重視,這種外顯的複雜功能,遠比精密繁複的內在結構更令一般人印象深刻。

18世紀時另一位瑞士製錶師 Jean- Moïse Pouzait為了因應中國市場需求,開發出中央跳秒秒針的機構、1775年時這套機械已經完備可用,安裝在Chinese Duplex機芯上的中央跳針秒針採用完全獨立的輪系,它與時、分針是完全獨立運作的;獨立秒針機構啟迪了後來諸多製錶師製作計時結構的想法。

Nicolas Rieussec油墨計時器;法國製錶師Nicolas-Mathieu Rieussec發表的計時器,秒針由兩個零件組成,中間有一個墨囊,按下起動開關之後,墨囊會開始流出墨汁,在面盤上顯示出痕跡,是第一個可確實記錄時間間距的計時器。

1821年,法國製錶師Nicolas-Mathieu Rieussec發表他所製造的計時器,它的作法很有趣,秒針由兩個零件組成,中間有一個墨囊,按下起動開關之後,墨囊會開始流出墨汁,在面盤上顯示出痕跡,就像是把一支可以控制出水與否的鋼筆綁在指針上,讓鋼筆畫出筆跡,只要循著痕跡,就能計算出經過的時間長度。

1862 年,另一項現代計時碼錶裡的主流結構出現,瑞士製錶師Charles Victor Adolphe Nicole研製出心型凸輪(Heart-piece)而且申請專利,從此計時碼錶的發展就出現了重大突破,原本啟動、停止雙動作的計時碼錶多出了歸零動作。之後的百餘年,現代計時碼錶幾乎都在這個基礎上演進。

1934年百年靈首創兩個計時按把的設計,圖為其廣告。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早期的計時碼錶都是以單按把負責啟動、停止、歸零,直到1934年百年靈BREITLING加入了專門負責歸零的第二個計時按把,更方便使用。一直到現在,大多數的計時碼錶都遵循了這樣的設計,一個計時碼錶有兩個計時按把成為標準的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