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ㄟ! 硬是打破傳統時間顯示規則

Sep 13, 2016

BOVET播威Amadeo Fleurier 跳時腕錶
 
即使在懷錶時代,許多製錶師也亟欲開創特殊的時間顯示,雖然當時仍未成為主流。如今,在充沛的資源與技術的加持下,多樣化的時間顯示,早已成為錶壇新潮流。
 
Jumping Hour跳時功能
現在我們常見的跳時功能,緣起於十八世紀的英國,這是製錶師在三針一線的錶款中,將原本小時指針更改為數字轉盤,並且曾在十九世紀初受到歡迎。不過隨後沉寂了許久,直到在腕錶時代出現,已經是1980年代的機械錶復興浪潮;許多錶迷喜歡稱之為獨眼龍,很貼切的描述出這項功能的特色,因為偌大的面盤上,唯獨在面盤中央出現一個數字視窗。而現在錶廠已經不限於使用跳時窗搭配中央時針的設計,常見的有搭配逆跳分針或是轉盤式分鐘顯示。
 
江詩丹頓 Métiers d’Art「中國十二生肖傳奇」系列
Turning Disc Indication獨立多轉盤
轉盤一直都是除了指針以外,運用最為廣泛的功能,隨著不同錶款的設計概念,自然會呈現不同的模式。自2005年起,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開始推出具有四個視窗,可分別顯示時、分鐘、星期與日期的限量錶款系列。位於十一點鐘與一點鐘位置則是小時與分鐘;其中,小時採用跳時設計,不過分鐘則是傳統轉盤結構,採用緩慢移動設計。另外,最常使用獨立多轉盤的還有MB&F,不論是立體結構或是HM5投影式平面轉盤,都能豐富錶款的設計。
 
URWERK UR 210S Full Metal Jacket
Rotating Time Cube行星轉盤 × 方塊數字
AUDEMARS PIGUET愛彼在1991年,也就是建廠125周年之際,推出了採用四個透明轉盤組成的行星轉盤來顯示時間,除了上方的三個轉盤可各自旋轉之外,下方的轉盤更是每小時轉動120度,讓上方的小時盤可精確到位,並且擔任分針的功能。而URWERK日後同樣也推出相同作品,不過品牌創辦人在OPUSV上所發表的行星轉盤搭配可轉動的小時方塊,以及逆跳指示分針(回彈120度),更將此一設計概念發揮的淋漓盡致;日後則用於URWERK自家產品上。
 
A. LANGE & SÖHNE朗格Zeitwerk Minute Repeater三問腕錶
Digital Indication 數位顯示
IWC萬國錶曾在1885年推出一款採用Pallweber波威柏系統,也就是僅以數字顯示時與分的錶款,因此面盤上除了小秒針盤外,沒有其他指針與時標刻度,而小時窗,其實也是採取跳時設計。不過在更早一段時間的1841年,其實A.LANGE & SÖHNE朗格的創辦人與其師傅,已經在德勒斯登歌劇院上完成數位鐘。因此數位顯示的重點就在無刻度與指針的設計,以及所有數字都精確順跳到位;而非以多圓盤組合的時間顯示,因為後者的時間數據的是緩慢移動。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