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火加持 CHOPARD L.U.C. 1963 Tourbillon陀飛輪腕錶

Jul 17, 2016

CHOPARD L.U.C. 1963 Tourbillon陀飛輪腕錶;直徑40mm18K玫瑰金錶殼/時間指示,動力儲存指示,陀飛輪裝置/L.U.C 02.19-L1手上鍊機芯,9日動力儲存,C.O.S.C.天文台認證,日內瓦印記/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限量100只/參考價 NTD 4,166,000

1963年, 來自德國的珠寶商Karl Scheufele家族正式接手CHOPARD蕭邦這個已經傳承三代,且亟欲轉型的鐘錶品牌。從這年開始,才正式確定了近代蕭邦專業鐘錶與高級珠寶雙向並行的發展路線,同時也奠定如今品牌的製錶美學。而此款L.U.C.1963 Tourbillon以此關鍵年代為名,其中所含藏向歷史致意與追思的意味,不言而喻。
 
錶款簡單樸實,中央時分指示,十二點位置為動力儲存,六點鐘位置則是小秒針與陀飛輪。佈局一目了然,清晰明確。強調腕錶的功能性,裝飾則走內斂不張揚的路線。
 
堅壯的陀飛輪;板與框架,暗示結構的扎實。而這也是蕭邦的陀飛輪錶款全都通過天文台認證的考驗的原因。不過也因為如此,稍微犧牲了陀飛輪的賞玩性。

外圈為羅馬數字時標,向內為延伸至動力儲存的軌道紋路,清雅風貌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因為這片單純的面盤採用大明火琺瑯製作,工匠在金屬胎衣塗上琺瑯顏料後,再以攝氏900度高溫燒製。在修整過程中產生的氣泡坑洞後,重新填補上色,並再行燒製。反覆多次,方能完成一片完美的面盤。
 
而過程有著諸多難以預料的變數,稍有閃失便功虧一簣。每個過程都需要細心與運氣。尤其是色彩單純的大明火琺瑯面盤,稍有瑕痴污點,甚至色偏都更加明顯。由於過程困難,運用琺瑯技術的錶款,價格都有一定門檻。但成品會呈現光潔且經久不退,十足美善。
 
專利長動能;大明火琺瑯面盤,十二點鐘位置的黑色墨線標示錶款動能超過八日。這是運用品牌專利Quattro技術達到的實力。藉由特定的排列模式,不只延長動力時間,也有更好的動力品質。

藝術裝飾之餘,身為蕭邦機械工藝代表的L.U.C.系列,在精密機械結構上當然要有不凡的表現。此款L.U.C. 1963 Tourbillon內裝L.U.C. 02.19-L1手上鍊機芯,前身為L.U.C.02.1-L1,主要改變在於品牌稍微下修了機芯厚度,減少0.6mm,讓比一般面盤厚的琺瑯面盤,能有更充裕的置放空間。
 
六點鐘位置為陀飛輪機制,粗壯的錶橋與特殊的旋風框架,似乎透露這枚陀飛輪不凡的表現,的確,蕭邦的陀飛輪結構,基本要求就是要擁有日內瓦印記與天文台認證,前者,是工藝與產地的象徵,後者,則是品質與耐用的證明。現下有如此水準的陀飛輪,並不多見。
 
技術力的象徵;L.U.C.是品牌精良的代表,錶款裝配L.U.C.02.19-L1手上鍊機芯,相較前身L.U.C. 02.1-L1厚度稍微減少。具備C.O.S.C.認證、日內瓦印記,作工的細緻、結構的穩定度都可受評論。

相對於一般基本時間指示的錶款,陀飛輪錶因為需要推動結構,對動力的消耗相對大。而L.U.C. 1963 Tourbillon動力儲存能夠長達九日,秘訣在於運用專利的Quattro技術。這個蕭邦於2000年時所推出的專利結構,採用四枚發條盒設計,兩兩串聯,再彼此並聯,共同出力。
 
除了能夠延長動力時間外,串聯能加強輸出動力,並聯則能夠讓出力保持強度,讓機芯能維持每小時28,800轉的穩定振頻,並達成九日動力儲存。問世至今,成為蕭邦非常重要的機械設計。
 
CHOPARD L.U.C. 1963 Tourbillon陀飛輪腕錶

攝影/劉信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