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材質新機芯 沛納海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47mm

May 6, 2015

PANERAI 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47mm

PANERAI沛納海的設計與其歷史發展有著緊密關係,在堅持原創元素的前提下,以建構自製技術與開發新材質兩大方向來強化品牌內涵。此款結合Panerai Composite材質與P.3000全新自製機芯的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47mm,代表了沛納海未來的產品戰略,而充滿懷舊的視覺風格,宛如將過往的歷史重現眼前。

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47mm

沛納海在高級鐘錶市場上大受歡迎,包括大尺寸的枕型錶殼與半圓形錶冠護橋,都是辨識度極高的設計元素,多少造成沛納海被歸類為潮流品牌的誤解,這也只能說是非戰之罪。

沛納海從1998年進入高級鐘錶市場以來,所有的策略與方向,都與本身的歷史發展緊密連結,甚至錶款的外型與款式,都忠實呈現過去的原創。即便光是外型就能造成市場的風潮,沛納海卻認為,向專業的高級鐘錶品牌前進,才是品牌競逐中原、立足未來的關鍵,所以包括自製機芯與創新材質的研究開發,正是沛納海持續進行的技術戰略。

P.3000大尺寸的優勢,就是在47mm錶殼中,面盤上的秒針仍然能貼近邊緣,而不會產生秒針趨近中央的不佳視覺。

此款2011年所推出編號PAM00375的Luminor Composite 1950 3 Days 47mm,設計上代表了沛納海的開發視野,包括內部搭載全新自製手動上鍊機芯P.3000/1,外殼提昇至47mm,使用獨家Panerai Composite材質,整體傳達出的歷史經典感,也是近年沛納海設計上的一項視覺主軸。

從2005年發表第一枚自製機芯P. 2002以來,沛納海每年不斷的推出後續機種,至今,隨著P.3000現身,不過僅僅數年之間,建構起四大系列、超過十多枚功能機種的組合,即使是其他的高級品牌,也難有如此的霸氣。

是將氧化鋁採用陽極處理而陶瓷化,經此處理後,硬度比一般氧化鋯陶瓷更堅硬,但重量卻更輕,更設計成具歷史感的視覺色調。

P.3000最大的特色,就是其直徑高達16½法分,幾乎已是過去一枚懷錶機芯的尺寸,對於向來以44mm為錶殼基本門檻的沛納海來說,是能再向上提昇的關鍵,目前搭載P.3000均是47mm。所謂小機芯能放入大錶殼,但大機芯卻絕對不可能放入小錶殼,很明顯的,沛納海是依據自身的特性訂做P.3000。

對照起2010年所推出的P.999,也不難理解沛納海是依錶殼尺寸大小,制定理想的自製機芯,這便是一個專業錶廠應有的思維與氣度。過去沛納海多以ETA 6497改制的OP XI作為手上鍊大型機芯的基礎,而P.3000的出現,也填補了這個缺口,讓未來沛納海由裡至外都能日趨正統化。

另外新材質的開發,也是沛納海的一項技術目標。PAM00386使用的「Panerai Composite」,是沛納海在2010年就推出的獨家材質,當時率先使用於PAM00339 Radiomir Composite Marina Militare 8 Giorni上。不同於氧化鋯ZrO2組成的陶瓷,這種材質是將氧化鋁採用陽極處理而陶瓷化,改變材質表面分子,使其材質更堅固。

煙燻式的透明底蓋,內藏P.3000自製手動機芯,兩塊式的大面積夾板,讓手上鍊機芯更有沛納海的正統感。

根據沛納海提供的實驗數據,鋁的維氏硬度僅175,經過此處理後,硬度提高到1700,比一般錶殼的氧化鋯陶瓷(1400)、不銹鋼(386)和鈦金屬(381)等更堅硬,但重量卻更輕(每立方米3960公斤,鈦合金為每立方米4420公斤),耐磨也耐高溫。「Panerai Composite」也具良好延展性,可將其製為不同形狀大小,從2010年的Radiomir到Luminor 1950,加上如錶扣等細部零件,可見沛納海技術亦日趨成熟。

PAM00386結合P.9000自製機芯與獨家「Panerai Composite」材質,外型則營造為具有歷史感的設計,包括將錶殼製為具歷史斑駁感的深咖啡色,加上咖啡色面盤,及復古咖啡色夜光三明治面盤,是沛納海近期喜愛運用的設計模式,也宛如沛納海將過去的歷史帶回現代腕錶上,除了經典更有一種獨特風味。


技術資料:
PAM00375/直徑44mm Composite材質錶殼/時間指示、日期顯示/P.3000/1手動上鍊機芯/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限量2000只/防水300米/參考價NTD 378,000(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