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從芯出發 崑崙Golden Bridge Automatic

Apr 17, 2015

CORUM Golden Bridge Automatic

CORUM崑崙的金橋最初於1980年問世,獨特細膩的長方形機械結構頗受人注意,不過可能礙於當時技術,最初的金橋雖然華美,但卻因為過於細膩,曾聽聞有人想拉錶冠調校卻意外將整枚機芯拉出的憾事。金橋重出江湖已是2005年之事,這只Golden Bridge Automatic除了身型更加優美,作工更加細緻外,也透過一個細膩的卡榫機制修正先前的缺陷。讓金橋除了美觀外,安全性也更佳。

Golden Bridge Automatic

重生的金橋每年有不同的藝術展現,甚至發展出以鈦為主的鈦橋錶款。這些大多是搭配機芯特殊形式做出的變化,回到機芯本體,由於可供變化的空間並不大,礙於形式很難增加功能。然而,今年崑崙推出了全新金橋機芯C0313,為一直以來都是手上鍊的金橋機芯加入了自動上鍊機制。這雖然是個小到不起眼被許多人是為理所當然的機制,然而卻花了崑崙四年時間才研發完成。

中央凸起的面盤巧妙的將鉑金塊夾在面盤與底蓋之間,修飾了自動上鍊軌道與鉑金塊的體積,讓金橋機芯依舊維持細緻。

這主要也是因為金橋的可運用空間太小了,若是加裝傳統的自動盤,即便是微型自動盤也會破壞了金橋細膩的美感。在此,崑崙設置了一個直線運作的線性軌道,以一個鉑金配重塊作為自動盤使用,達到上鍊效果。使用鉑金的理由,是因為鉑金較重,能夠加強上鍊的效率。

崑崙在機芯中央設置了一個連接發條盒的齒輪傳動結構,單邊有齒的鉑金配重塊,在巧妙的設計下,只會單向上鍊,當來回滑動時,與齒輪接觸,便會帶動傳動機制轉動達到上鍊效果。

隨著軌道滑行的鉑金塊帶動自動上鍊機制。由於鉑金的重量較重,可以有效地增加上鍊效率,避免上鍊過程中因為磨差力增加而有所阻礙。

為了讓鉑金配重塊順利運作,兩條特殊製作的不鏽鋼製軌道,包覆了鐵氟龍(Teflon),鐵氟龍具有耐熱、耐低溫、耐腐蝕、優異的非黏著性以及自潤性,磨擦係數也低。而用以固定鉑金配重塊與軌道的載座,則是以銅鈹合金製成,抗腐蝕也不受磁性影響,都有助於上鍊效率。

它四面鏤空,18K白金錶殼,四面藍寶石水晶,佩戴者可由每一面欣賞彷彿漂浮於錶殼中的機芯姿態。

崑崙很清楚金橋的優美來自於纖細的機芯結構,而垂直的自動上鍊機制雖然盡可能的維繫機芯本體的細緻,可是看來粗壯的軌道與配重塊的存在還是可能會破壞視覺的美觀。因此特別將位於機芯底部的面盤設計為向中央凸起的形式,如此設計可將鉑金塊與軌道稍微夾在面盤與底蓋之間,讓自動上鍊機制巧妙的被視覺忽略。若是不注意,很容易會忽略其存在,以為這只是原本的手動上鍊金橋錶。


技術資料:
直徑37.2mm×51.8mm/18K白金錶殼/時間指示/CO 313自動上鍊機芯,儲能40小時/防水30米/金款限量70只,另有玫瑰金款式/限量130只/參考價NTD 1,660,000(實際價格以官方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