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45.5mm 鈦金屬計時碼錶

Jul 18, 2011

OMEGA 歐米茄 Seamaster Planet Ocean 45.5mm 鈦金屬計時碼錶。

許多熱愛老錶或古董錶的朋友們,對於昔日OMEGA歐米茄的經典錶款與機芯,絕對是如細數家珍般的熟悉。而在石英錶革命之後,OMEGA雖然經歷一段不算短的黯淡歲月,但是隨著廠方明確的市場策略,以及Swatch集團的資源挹注,現今的OMEGA已經恢復了昔日的榮耀,同時在大中華市場,其成長率更是驚人。在2007年,OMEGA推出了全新設計的Cal.8500系列自製機芯,這一枚具有同軸擒縱裝置與多項高規格設計的自動機芯,展現了廠方全面自製化的決心;之後在2008年,OMEGA更推出了使用矽游絲的Cal.8520系列女用自動機芯,讓人驚訝廠方的研發實力。2011年,OMEGA推出全新的Cal.93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它將過去十多年來的頂尖技術,完全融合在裡面,並同時發表在Seamaster 海馬系列與Speedmaster 超霸系列錶款中。接下來,我們就針對使用最多特殊材質的Seamaster Planet Ocean 鈦金屬計時碼錶,來作介紹。

錶殼使用五級鈦金屬材質,因此重量可是輕盈許多。

由於大部分的潛水錶,為了兼顧錶殼的防水性能,比較少採用透明底蓋設計;不過隨著現代的科技進步,以及銷售方面的考量,部分潛水錶款也紛紛採用透明底蓋,所以錶殼的厚度會更明顯。而Seamaster Planet Ocean具備防水600米的性能,因此原本錶殼就比較厚,一般的自動大三針錶款,其厚度就已經達14.2mm,而本只計時錶款,厚度更超過19mm,算是一個重量級的錶款。不過筆者拿到此錶款,發現重量並不重,覺得非常驚訝,直到看見新聞稿的資料,才發現原來錶殼是使用五級鈦金屬材質,因此自然輕盈許多。透過錶殼側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發覺錶殼仍延續Seamaster 海馬系列的錶殼曲線,但是中間的錶殼非常厚,藍寶石水晶鏡面也較許多潛水錶還要厚,因此配戴在手上非常顯眼。不過當筆者試著旋開計時按把,才發現本錶款的按把不是採用旋入式,而是可以直接操作的設計,這是在Seamaster系列中少見的設計。不過操作計時按把時,發現按把左右晃動的空隙非常小,所以可能是使用了新式結構,所以廠方才捨棄原有的旋入式設計。

Liquidmetal®液態金屬與陶瓷錶圈完美的融合為一體。

先前OMEGA將特殊的Liquidmetal®液態金屬運用於限量錶款之上,在2011年,更擴大用於非限量的Seamaster Planet Ocean 鈦金屬錶款。在筆者接觸本錶款時,其光滑且毫無瑕疵的錶圈,讓筆者十分驚訝Liquidmetal®液態金屬與陶瓷錶圈的完美融合,因為表面完全看不出一絲痕跡。而Liquidmetal®金屬是一種無固定形態的金屬,也是現代科技下的完美產物,熔點為傳統鈦合金的一半,但冷卻後的硬度卻比不銹鋼強達三倍之多。製作這一個特殊的陶瓷錶圈,首先必須使用雷射將陶瓷錶圈的表面,雕刻出數字與刻度,然後將高溫狀態下的Liquidmetal®液態金屬塊,施以五噸重的壓力,形成一個圓形狀的金屬片。然後再切割成一個金屬圓環片,繼續以高溫將圓環片壓入陶瓷錶圈中,接著再透過巧妙的打磨技術,呈現錶圈原有的光澤。因此錶圈具備了抗磨損與常保如新的特性,也是目前錶壇中,首屈一指的設計。

Seamaster系列的Planet Ocean錶款,已經全面採用立體時標,內部並填滿螢光塗料。

近年來,每家瑞士錶廠的錶款售價,每一年都以調漲3%到9%的速度成長中,因此許多資深的鐘錶玩家,對於十年前僅需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相同品牌或是同功能的錶款,無不搖頭感嘆。不過筆者也發現到,大部分的瑞士錶廠,也會將漲價的部分回饋到錶款本身;其中面盤的改變也是最容易觀察到的一點。本款腕錶與筆者擁有的舊款Seamaster 300米潛水腕錶相比,質感的差異就非常明顯,也證明了一分錢一分貨,只漲價格而不提升品質的錶廠,應該屬於少數。因此,現在屬於Seamaster系列的Planet Ocean錶款,已經全面採用立體時標,內部並填滿螢光塗料;而使用特殊箭頭造型的時、分指針,也使用了大面積的螢光塗料,對於專業的潛水腕錶來說,可說是必備的設計。本錶款所使用的Cal.9300自動機芯,延續Cal.8500自動機芯的快調短時針功能,當使用者旋開錶冠,並拉至低一段,就可以快調短時針(與部分GMT錶款相同),對於時常出國的消費者來說,可說是便利許多;未來廠方只需要增加另一根24小時指針,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多功能的GMT錶款。

而Cal.9300自動機芯,位於3點鐘位置的同軸計時盤,上方的橘色指針是60分鐘計時指針,而下方的白色指針則是12小時計時指針。

另外本錶款與先前OMEGA的Cal.3300系列機芯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特殊的同軸計分與計時盤。因為以往的計時碼錶,幾乎都採用分離式的計時錶盤,主要的原因就是結構比較簡單;但是30分鐘的計分盤,閱讀的效果的確比較差,使用者還要換算一下累積的數字,因此已經有部分錶廠改用60分鐘計時盤,結合與計時盤同軸的設計,觀看計時結果變得方便許多。而Cal.9300自動機芯,也使用相同的結構,位於3點鐘位置的同軸計時盤,上方的橘色指針是60分鐘計時指針,而下方的白色指針則是12小時計時指針;位於九點鐘位置的是走時小秒針,可透過錶冠拉出第二段的停秒功能,來精確的調整時間。

Cal.9300的機芯直徑為32.5mm,厚度是7.7mm,具有54顆紅寶石軸承,算是尺寸比較大的計時機芯。

目前OMEGA所採用的計時機芯,種類相當多樣化,除了ETA 7750與ETA 2892附加計時模組之外,比較高階的Cal.1861手上鍊計時機芯與Cal.3300自動計時機芯也是廠方的主力計時機芯。雖然後兩者屬於OMEGA的專用計時機芯,但是以比較嚴格的標準來看,仍然不能完全算是自製的計時機芯。因此,在2011年推出的Cal.9300系列自動計時機芯,在結構設計以及整體風格來說,的確表現出廠方人員的設計巧思以及品牌特色。本款腕錶雖然是防水600米的錶款,但是為了展現這枚最新推出的Cal.9300自動計時機芯,所以也特別採用透明底蓋設計;Cal.9300的機芯直徑為32.5mm,厚度是7.7mm,具有54顆紅寶石軸承,算是尺寸比較大的計時機芯。從外觀來看,Cal.9300採用與Cal.8500、Cal.8520(女用款)相同的機芯表面處理,以特殊的阿拉伯式日內瓦波紋裝飾整個機芯夾板與自動盤,此外還使用少見的紅色字樣,以及黑色的螺絲與擺輪設計,成為OMEGA新一代的自製機芯的標準規格。透過底蓋,我們可以看見大尺寸的擺輪,以及旁邊的導柱輪裝置,而本款機芯也運用垂直離合結構,與導柱輪搭配。

新推出的Cal.9300自動計時機芯,延續Cal.8500的規格,擒縱輪採用新式的三層齒輪設計,並搭配大型的四臂螺絲微調擺輪與無卡度游絲設計。

而目前OMEGA最引以為傲的技術就是——同軸擒縱裝置,這項技術自1999年正式推出以來,至今已經超過十個年頭。而Cal.9300同樣也採用這項專利,但是其結構與當初最早推出的Cal.2500自動機芯已有所不同。由於Cal.2500當初是以Cal.1120機芯(源自於ETA-2892-A2)為基礎來修改,所以走時輪系的設計,仍必須受限於機芯的結構,因此在剛開始推出時,品質仍不算穩定。日後廠方修改了齒輪形狀,以及將震頻修改為特殊的每小時25, 200轉,整體的運作效能才更趨穩定。如今,新推出的Cal.9300自動計時機芯,延續Cal.8500的規格,擒縱輪採用新式的三層齒輪設計,並搭配大型的四臂螺絲微調擺輪與無卡度游絲設計,可以使運轉效率更為優異,同時易於調較快慢。另外本款機芯也採用最新的 Nivachoc避震器,位於寶石上方的避震簧片,由兩個T字型結構來頂住紅寶石,是目前Swatch集團的專用避震器。而Cal.9300也使用了矽材質(Si 14)游絲,透過圖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色澤呈現淡紫藍色的矽游絲。這是繼Cal.8520系列女用自動機芯後,第二個全系列使用矽游絲的機芯,也讓OMEGA成為業界唯一大量使用矽游絲的錶廠,且價格仍在合理的範圍內。由於矽屬於非磁性材質,因此完全沒有受磁的可能性,加上使用精密的半導體技術來製造與切割游絲,所以游絲結構具備高精密度,同時免去人為的失誤,將游絲品質控制在最佳的水準狀態。

Cal.9300機芯使用雙發條盒設計,可以使動力儲存時間延長至60小時以上,雖然單一發條盒也可以達成相同的功能,但是雙發條盒的釋放的扭力比較平均。

Cal.9300機芯使用雙發條盒設計,同樣也是延續Ca.8500系列的特色,由於雙發條盒的設計,可以使動力儲存時間延長至60小時以上,雖然單一發條盒也可以達成相同的功能,但是雙發條盒的釋放的扭力比較平均,對於機芯運轉的穩定度較佳。此外發條盒也使用DLC鍍膜處理(黑色的表面),減少發條與發條盒之間的摩擦力,同時提高發條盒的耐用度,是目前錶界少見的零件處理。另外機芯採用雙向上鍊系統,從外觀來看,他的結構比較類似Cal.8520女用機芯所使用的上鍊結構;由一個大型的中央陶瓷滾珠軸承結構,搭配兩個上下重疊的離合止逆齒輪,然後再經過減速齒輪,將能量傳遞至發條盒上的大捲車齒輪,所以與Cal.8500的上鍊輪系並不同。


技術資料:

直徑45.5mm  五級鈦金屬錶殼
藍色陶瓷與液態金屬錶圈
手動排氦氣閥
時間、日期指示,計時碼錶功能
C.O.S.C.天文台認證
Cal.9300自動上鏈機芯
同軸擒縱裝置,矽材質游絲
60小時動力儲存,54顆紅寶石軸承
藍寶石水晶鏡面與透明底蓋
防水600米
建議售價:NT$301,200


撰文/陳韋仁 攝影/陳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