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面盤數字二三事

Mar 24, 2017

筆者個人非常喜歡F. P. JOURNE的設計,但以這款來說,它面盤上的時標數字有沒有什麼地方是你覺得怪怪的?

上次在這裡聊到了面盤上的數字,因為手邊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材料,所以這次想接著繼續談談錶面上的元素。之前偶然在NOMOS的櫃上拿到了一張贈品的書籤;老實說像這些品牌送出來的小禮物,恕我直言,有不少真的質感欠佳,差不多就是拿個OEM的產品印上自己的logo了事,儘管成本未必便宜,但我個人拿起來用的意願實在不高,相對地NOMOS的這張書籤雖然(應該)沒花什麼錢但卻異常地有趣,反而一直被我好好收著用到現在。 

這張書籤上的每個元素都是出自NOMOS Tangente的面盤,不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對對看,實際面盤上有幾個字母沒出現在這裡(應該是印不下了)。

 這張書籤的上頭吊了一小枚金屬片,稍微想一下就可以猜到這是機芯零件製造過程中的廢材——我無聊去對了一下,應該是他們家自製的DUW 4101換日機構的部件;至於下方的紙卡上則印滿了乍看之下意味不明的線條和數字,不過如果以下方的三根指針為線索的話應該也不難推測出這些都是面盤上的元素,只是為什麼中段的數字只有01248這幾個,12還重複了一次,底下的英文字母又有什麼邏輯,這些東西一時之間還是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要拿一支NOMOS的錶在旁邊對著看才能一一釐清。原來這些是在他們的Tangente面盤上實際會出現的元素,數字的部份因為它的時標只有2、4、8、10、12,所以這裡也只印了這幾個數字,重複的1和2則是因為他們在2、10、12中分別有出現兩次,而底下的字母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可以試著自己對對看。

書籤上吊的金屬片是機芯夾板切剩的廢料,從形狀來看應該是壓住換日機構的蓋板(機芯的下方中間)。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在這個「解謎」的過程中重新意識到原來手錶的面盤是由這麼多元素所組成的——即便極簡如NOMOS;而這些元素的形狀、尺寸莫不是斤斤計較下的結果,很多我們瞥了一眼就隨口說出「好看」「不好看」的錶面其實都是人家一點一滴精算出來的結果,想到這裡說真的有點感動。

Tangente的面盤是NOMOS面盤設計的原型,不少其他系列的面盤元素都是轉用自這裡的。

 這麼說來或許有武斷之嫌,但我一直認為台灣人玩錶對於外裝的設計和加工這一塊不夠講究,有的人只要機芯好什麼都好(相反地,機芯不好什麼都不好),等而下之的只認牌子,好不好根本缺乏鑑別的能力,這麼買錶的結果有可能錯過了不少好東西,也辜負了不少品牌在外裝上的努力(浪費錢就更別提了)。像這樣細細賞玩一支錶的面盤自有其樂趣,比如說以前我就從來沒注意到Tangente的數字筆畫尾端原來有一點點突起,也沒發現它小秒盤的粗線刻度跟時分盤的粗線刻度原來大小相同,如此鑽研下去彷彿永遠有新東西會被挖掘出來。

F. P. JOURNE的面盤設計是當今錶界最有特色的品牌之一,其中有很多規則都展現出設計師的自成一格的邏輯。

 話說上次聊到時標數字放射排列時朝內朝外的事最近我又碰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案例。F. P. JOURNE的面盤很常用放射排列的數字,不過他很酷的一點是它的數字即便過了3也不改變方向,全部一概朝內,甚至不惜讓6變成9,可以說是徹底貫徹了設計上的方向邏輯。從數字符號表意的原始功能來說這樣的設計是有問題的,不過實際在視讀性上會真的把六點搞錯成九點的人應該不多吧,所以就我個人而言這仍然是個成立的設計,甚至他龜毛的邏輯很對我胃口。 

 
不過這組時標卻有另一點我有些意見,那就是它的數字在跟面盤上的其他元素強碰時會用縮小的方式來處理,比如說碰到logo的3、碰到小秒盤的4、還有碰到儲能顯示的8、9、10(尤其是9!),這種作法實在是看得我很不舒服。通常面盤元素打架的時候大部分的設計師會用缺角的方式解決,比如說3就直接讓logo切掉下半截,這種做法雖然會破壞單一數字的完整性,但卻能維持整個面盤的一致性,我個人認為這點應該要擺在優先——而且對我來說缺角的時標也是鐘錶設計的一種醍醐味呢。FPJ這種變大變小的作法我個人是不愛的,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的確也成了一種特色,而且不論喜歡不喜歡,它毫無疑問地都是設計師為這面盤下過一番苦心的證據。
 
---------------------------------------------------------------------------
專業鐘錶自由撰稿人:孫德銘
曾任專業鐘錶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為海內外多家華文媒體提供高級錶相關報導和文章。長期從事錶界工作,對目前製錶業的趨勢,以及專業鐘錶媒體的發展有獨自的觀察和意見,有志從體制外建立鐘錶評論的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