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上的時計(一)

Jun 14, 2016

浪琴Siderograph飛行計時碼錶。

這回談到了直上雲端的時計,但希望你們別誤解,這裡的雲端指的是我們抬頭仰望的天空,意即操作航空器時所使用的飛行腕錶,對於腕錶使用的定義,有不同的看法及解釋,然而,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每個人使用的腕錶除了數位顯示的電子錶外,大多數人也使用三針指示的傳統設計,做為時時刻刻掌握時間的關鍵。
 
這回所要談的主題「雲端上的時計」,命名上就和前 面幾項不太一樣,而之所以飛行員會取名為「Pilot」,顧名思義便是取其運用於航空領域的專業人士;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在那狹窄的駕駛艙內,除了仰賴儀表板上的複雜儀器來做為安全飛行的設定外,佩戴在他們手上的腕錶,更是一個計測判讀的重要依靠。
 
飛行錶的出現,是因為過去根據飛行駕駛員的激烈嚴苛環境所需而應運而生,在過去那個沒有現代科技加持於各類電腦計算儀器的年代裡,他們在面對飛行過程中所發生狀況,都是靠著經驗值來決定生死。保守來說,腕錶於1915年首度出現,當時還是普遍使用懷錶的年代,懷錶掛在機艙內的高磁性的環境裡,不僅經常出現問題,且在使用上也非常不便利,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好的方案可以解決。
 
浪琴林白專業飛行錶Lindbergh Hour Angle Watch。

直到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白(Charles A. Lindbergh)於1927年橫渡大西洋,當時他從美國紐約飛行至巴黎,啟程前他邀請瑞士錶廠浪琴LONGINES為他量身打造一枚可以用於飛行中使用及計算的飛行腕錶,這款也就是後來浪琴錶廠LONGINES於1931年推出的林白專業飛行錶Lindbergh Hour Angle Watch。同年,美國海軍的軍官菲力浦・威姆斯(Phiilip Van Horn Weems)發明了一個全新的導航系統,因此也協助浪琴LONGINES 威姆斯腕錶Weems Watch;這可說是極重要的發明,此系統利用無線電協助海軍及空軍可以使用共同讀取的信號,利用腕錶上的外框及內置錶盤數據讀取判斷經度、緯度、角時、飛行方向與飛行時間,故後來也正式與浪琴LONGINES合作專業飛行員腕錶。
 
從早期發展來看,這個發明影響了整個飛行錶的歷史;直到二戰軍用錶中,浪琴一直是個專業儀器的生產者,在陸海空的領域內,都有推出相當精彩的產品,到了後期,最著名的飛行錶就是瑞士航空公司SWISS AIR向他們訂購了80枚的機師專用腕錶,近年來也成為全世界收藏家的收藏重點。
 
瑞士航空公司向浪琴訂製的飛行錶。
 
1935年,希特勒(Adolf Hitler )宣布計劃重建德國的空軍和正式成立德國空軍。德國建立了航空部隊,但是其目的已經違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條約 (WWI's Versailles Treaty),為此展開了新的戰事,這過程中希特勒他知道部隊需要的是專業儀器,但這必須要從民間的製錶師來取得,他在1935年時要求製造飛機的RLM (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設計出如像林白腕錶般有時區及角度指示的腕錶,但並沒有真正成功;但後來推出了標準的軍錶規範設計B-UHR,這個概念下的腕錶尺寸為55mm,尺寸之所以那麼大的原因為:其一,飛行員將戴上皮手套,故大尺寸的設置是其來有自的;其二,這時期的腕錶採用的都是懷錶機芯;其三,為追求其高精確度,機芯上均必須要採用寶璣式游絲(Breguet balance spring);其四,做為航空錶必須要能夠防磁(Anti-magnetic),故機芯外圍必須要包圍著軟鐵;其五,要配備洋蔥式大錶冠,以方便厚實皮手套拉開調整時間;其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黑色錶盤配合著白色螢光數字及長型大秒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