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之間 閏秒與藍月

Aug 3, 2015

藍月指的不是「藍色的月亮」,目前最廣泛的說法,是一個月裡出現兩次滿月,第二次就叫藍月。
 
過去這一個月,與時間相關的新聞不少:像是第一天(7月1日)的「閏秒」,或是最後一天(7月31日)的「藍月(Blue Moon)」,都是因為人們制定了時間的單位之後,才產生的現象。閏秒容易理解,用農曆的我們,早就習慣了「閏年」跟「閏月」,望文生義,閏秒就是多一秒,不管它背後的道理或實踐有多麼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多了一秒。
 
藍月就完全不能顧名思義了,它不是藍色的月亮,而是西方文化裡某些曆法對特定「滿月」的稱呼。現代最廣泛的用法,是一個月裡若出現兩次滿月,第二次就叫藍月。英語裡最常見到藍月的句子,叫「once in a blue Moon」,意思是「甚難希有之事」,妙的是它跟台語裡一句話像雙胞胎一樣,就像我們說「天下紅雨」,意思正巧也是「甚難希有之事」,藍月對上紅雨,似乎不論身在何方,來自什麼文化,生命中總有不少巧合。 
 
時間的長與短,會因為客觀因素而有不同,提出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為了讓大家易於瞭解這個艱深的理論,他說「跟美女對坐一小時,會覺得似乎只過了一秒鐘;但如果坐在火爐上一秒鐘,那可比一小時長很多,這就是相對論(When you are courting a nice girl an hour seems like a second. When you sit on a red-hot cinder a second seems like an hour. That's relativity)。」
 
忽略掉「相對論」指涉的各種因素,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時間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長的,因為現代人用來測量時間的單位日益縮小,這是因為測量的技術愈趨精準。時計進化就是測量技術進化的縮影,原本只能計「小時」,到「分」、到「秒」、小還可以更小,毫秒、微秒、奈秒、飛秒,幾乎是永無止境的。目前通用的原子鐘大約是10億年的誤差會到一秒,最精準的光學晶格式鍶原子鐘,大約是150億年誤差一秒。
 
TAG HEUER的Mikrogirder以擺幅極小的「線性振盪結構」,達到5/10000秒的解析度,原本必須順/逆時針擺動達到260度以上的擺輪,被換成一根直的彈簧,它的左右擺動幅度極小,也因此振動頻率可以極高。
 
測量時間的單位越來越小,是對不斷創新的時間測量方式而言。但如果對機械式時計來說,基本上在最近幾年已經到了顛峰,目前機械式結構能夠測量的最短時間間隔縮小到1/2000秒,這個紀錄是由TAG HEUER在2012年創下的。事實上,許多時計專家認為,以擺輪為主的機械式及擒縱結構測量間隔到達1/100秒時就已經到了極限,這個精度等於要求擒縱結構裡的擺輪每秒要振盪50次(順逆時方向各50下),超過它時,系統裡的磨擦力、損耗就已經讓整個結構顯得不切實際。
 
TAG HEUER服膺這個看法,因此它並不是以擺輪達到1/2000秒的解析度,而是以擺幅極小的「線性振盪結構」,達到5/10000的解析度,也就是1/2000秒。簡單來說,原本必須順/逆時針擺動達到260度的擺輪,被換成一根直的彈簧,它的左右擺動幅度極小,也因此振動頻率可以極高,在2012年推出的Mikrogirder上,達到1/2000秒!
 
如果「線性振盪結構」能夠取代「擺輪振盪結構」,當然它也可能再被其他系統取代,怎麼可以武斷的說:機械式時計測量精度已經到達顛峰呢?
 
那是因為,其實發展這樣的結構,必須要有充份的客觀條件配合。就最近50年年來機械錶的發展來看,其實從石英錶大量出現之後,直到手機甚至智慧型手錶問市,機械錶的存在意義已經大大不同,計時精度對它來說只是個話題,而非實際的需要了。未來機械錶的市場枯榮,明顯依附於全球經濟景氣之上。
 
殊異的機械錶就像像藍月與閏秒一樣,甚難希有;能夠擁有,非常美好,即使無緣,其實一晃眼,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