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品的格調

Aug 25, 2014

所謂的3P、2P1R、三大名錶什麼的好像真的是我們華人特別喜歡做這種排名,記憶中外國我只看過有人特別把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和AP比喻為三姐妹。
日本男性生活風格雜誌《Brutus》的最新一刊(784期)找來了松浦彌太郎做了一個「男人的一流品型錄」。松浦彌太郎是日本有名的雜誌編輯、書店經營者、同時也是生活風格的專家,他寫過的不少生活風格書台灣都有譯本,據我所知也賣得不錯。我個人是還滿喜歡他寫的東西的——雖然老實說看多了也會有點膩,不過基本上我對他選擇日用物件或是在收集上的邏輯還滿認同、甚至是學了滿多的,而講到所謂的「一流品」我原本就有一些感觸,因此在讀這篇特集的時候著實想到不少事情。
 
 我認為我們對所謂一流的認識常常是被告知的,比如說買車買雙B、買錶買3P(或是2P1R),旅行箱就是LV,風衣就是BURBERRY,像這些認知我們多半是被教育的——不論是來自長輩、代理商、還是媒體,真正戴遍了世界名錶、最後由衷地服膺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就是最頂級的一流品的畢竟還是高端玩家;當然,以我這邊舉的例子來說,雙B3P什麼的雖然是被創造出來的行銷話術,但這幾個牌子絕對是經得起考驗的,然而有些牌子就未必是如此了。 
 
以前我還在玩手工眼鏡的時候,曾經有過一陣子三不五時就會有個牌子跳出來說他們是間幾十近百年的老店,拿著一堆老照片證明某個當時的大作家或是大明星戴的就是他們家的眼鏡,不過過一陣子又有另一個牌子跳出來,說那個作家或是明星戴的其實是我家的眼鏡,我才是真正的百年老店。眼鏡的風格是很時代性的,同一個時期大家的設計都大同小異,又不像手錶車子那樣logo可以打在很顯眼的地方,所以後世想要魚目混珠其實是有滿多操作空間的,而這當中最倒霉的莫過於是信了前一家的說辭而買單的消費者了,如果他真的就是為了名人效應而買了他們的眼鏡,等到後面那家「正宗」的跳出來以後,再拿起戴就成了笑話了。 
 
話雖如此但產品本身是無辜的,也許它的出身混搭了別人的便車,但如果實際上它的作工精良,那麼它作為一副眼鏡的價值就不應有損,反過來當初無視這點、只為了它似乎出身名門就買入,一旦身世被揭穿了以後就對他棄若敝屣的人,說來才是真正可悲的。 
 
我們對一流的認定還是應該要從自己的價值觀出發,有歷史、有口碑固然可以作為它經過一定時間和使用者檢證的象徵,但歷史和口碑本身並不具備價值,價值應該是存在於這歷史和口碑所背書的品質,而這一切都還是要通過你自己的價值觀的再確認,一方面在這個廣告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年代名不符實的商品說少不少,另一方面所謂的價值觀除了對好壞的辨別能力也應該包含了個人性的偏好,比如說你認同皇家橡樹或是勞力士水鬼的確是經典,但你就是不喜歡八角形的錶圈和賓士針,那麼它們固然是一流品無疑,但仍然不會是屬於你的一流品,捨棄了這一點,豈不是所有同一個level的人都戴同一家的錶、開同一款的車,而悲哀的是在台灣還真的就是這麼一幅風景。 
 
東拉西扯了這麼多,我想強調的是,定義一流品的終極標準還是應該回歸到自己的眼光。磨練眼力有時候是得繳學費的,所幸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不用真金白銀也可以開展眼界。真正的一流品多半所費不貲,但好品味卻未必得花錢——或者說花了錢也未必買得到。就算你用的是眾人公認、實至名歸的好東西,但如果你自己並不能體會它的好,那麼即使拿著這一流品也不會讓你成為一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