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出一支「像樣的錶」需要多少素養

Mar 17, 2014

這有可能是目前第一隻我看過了會想戴上手的智慧型手錶,可惜只是概念作品,如果有天它上了Kickstarter我一定要去幫它集資。
這星期在採訪的過程中有機會看到了一些之前台灣鐘錶設計比賽的參加作品,當下有一些想法即席跟採訪對象交換了一下,不過採訪結束了以後又聯想到了一些別的事情。一直我都算有在跑台灣本地的設計展,持平來說我認為台灣新一代設計人的水準其實還滿高的,不過每次看到跟鐘錶有關的設計總是讓我歪頭扁嘴地沒辦法由衷認同。從現代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這些作品的完成度都算相當不錯,機能上有想法,佩戴和閱讀上也有人體工學,但在我們這些一天到晚摸錶的人看來就是覺得它們不像隻錶。「不像隻錶」當然是種很抽象的說法,我想說的是,看著這些錶你會很明顯地感覺到他們的設計師沒有足夠的鐘錶設計素養。 
 
日常生活使用的物件回歸到最低限度的需求不外乎是機能性和人體工學,不過像鐘錶、或是汽車這些東西我們對它有更複雜的美學期待,而這種美學期待則是來自他們歷史和文化的深度,這種素養需要更專注的養成,甚至得要有興趣式的情感,光靠設計專業的common sense是無法企及的。今天我們也許不懂設計原理、不知道怎麼出圖做模型,但我們卻能隨手畫出一隻像樣的計時碼錶,其間的差別就在這裡了。我們知道一隻錶該有的樣子。 
 
反過來說,這種「正統派」的觀念會不會反過來扼殺了設計的創意呢?如果大家都堅守「一隻錶該有的樣子」,也許今天我們就看不到URWERK、DE BETHUNE、MB&F了;但是這些品牌的設計師能設計出這種創意爆炸的錶款是因為他們沒有鐘錶設計傳統的束縛嗎?我認為正好相反。我相信他們都是長期浸淫傳統鐘錶設計,將這些美學吸收内化了之後才蛻變出他們今天的風格的,你看MB&F從HM系列到LM系列很典型地就是一個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歷程。 
 
不過鐘錶設計素養不足不是目前瑞士製錶業的問題(至少大部份的品牌沒什麼這方面的問題),而是新一代工業設計師,或是新涉入鐘錶產業的異業的問題,而且不僅以台灣為然。目前最熱門的例子就是智慧型手錶。之前我在這裡也談過相關的話題,簡單來說,現在我們看到的智慧型手錶幾乎都是把智慧型手機縮小了戴在手上,老實說實在是沒什麼美感可言,光是在科技展上看到這些品牌的大老闆穿著西裝配上他們家亮晶晶的觸碰式面盤錶,那畫面本身就是一場災難了。 
 
還好不是只有我們意識到這個現象,有些實際在業内的設計師也承認這是個問題,甚至開始思考解決方案了。之前逛到一個匈牙利的設計師提出了一個概念產品(相關介紹如下:Smartwatch-Concept 這裡還有一篇中文報導:回歸手錶思維的智慧型手錶概念 UI,錶款採用了傳統計時碼錶的外型(這裡主要是指按把的部份),並且使用按把、旋轉錶圈之類的類比操作方式,錶面上的顯示界面也是儘量模擬傳統腕錶的樣式,沒玩太多花俏的效果。像這樣的產品我就很能接受,因為我覺得它符合了我所謂「一隻錶該有的樣子」,講得煽情一點,我覺得鐘錶設計的傳統在這裡有獲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