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願意聽我們講幾次品牌故事?

Oct 16, 2012

《時計Begin》上的連載漫畫,這期講的是Franck Muller的故事,畫得還滿傳神的。
如果你有固定在看鐘錶雜誌的話,你有沒有算過你在同一家雜誌上看過寶璣大師的故事多少次?我沒有仔細去查,不過就我記憶所及,我至少曾經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之內幫一本雜誌寫過兩次,又在另一個一年多一點幫另外一本雜誌寫過兩次,老實說,我寫得有點怕了。
 
精品業的行銷非常強調所謂品牌的歷史,就算是創立沒幾年的牌子都可以硬擠出一堆故事了,更何況是動輒上百年起跳的高級錶品牌,當然是有機會就要提醒消費者一下。不過這招有用嗎?據我所知,對那些新富階級的散客還滿管用的,我就曾經跟一個算是很有品味的朋友聊錶,結果他劈頭就問:你說的是有歷史的品牌嗎?一下子我有點不知道要怎麼接話。稍微熟悉這個業界的人都知道,一隻錶今天的品質跟這個品牌一百年前的歷史其實沒多大的關係,更何況品牌提供的歷史故事當中不少是有爭議的,所以身為一個消費者,品牌九〇年代之前的歷史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聽聽就好了,真的想知道一家的錶做得好不好,多看多摸才是最實際的方法。 
不過身為媒體,我們又應該怎麼處理這一塊呢?坦白說,雜誌報這些東西是有壓力的,品牌希望強調這些東西,媒體就算不想講也很難一意孤行,這裡我就不多做評論了。不過對雜誌來說,做品牌歷史也是一件很省事的差事,大牌子的歷史故事都整理的很好,有圖有文,隨便編一下就是四頁,再加個幾隻錶、幾張錶廠照片就是一個特報了,品牌開心,編輯做起來也順手,何樂不為。這種態度我就不太認同了。今天你想把一個牌子做大沒問題,一開始的時候套公式先把品牌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也算正確的做法,但是當你寫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時候都還在走這一套,以一個編輯來說還滿失職的。 
 
當然我知道編輯台有編輯台的難處,套公式不見得就是編輯偷懶,我一開始也承認了自己常在接這種案子,不過我還是常常思考在這些框架下我們能不能多做些甚麼。每次寫到同一個品牌的故事的時候我都會試著加入一點新東西,也許是一個不同的觀點,也許是一則這次新發現的軼事,總之我希望能讓讀過我上一篇文章的人不會覺得讀這篇文章是在浪費時間。不過從長遠來看,我期待我們在表現手法上也能有更大膽一些的嘗試;既然這已經是你第五次寫寶璣大師的故事了,也許讀者也在期待你能有不一樣的講法。日本鐘錶雜誌《時計Begin》曾經用漫畫來講各大品牌的故事(目前他們的連載在講一個虛構的失億古董錶修復師的故事,還滿詭異的......),這跟長篇文章和年表比起來資訊量自然是弱了一點,但我認為這個做法讓一個我們已經很熟悉的故事又變得好看了起來,而這不正是我們雜誌編輯應該做到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