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璣250周年紀念第二款!BREGUET Tradition Seconde Rétrograde7035逆跳秒針腕錶
May 19, 2025

Tradition 7035 腕錶擁有獨特的建築理念,錶面揭示時間與所有機械部件,並配有手工製作的琺瑯錶盤,延續寶璣在過去 250 年來創新的技術與美學。為慶祝 250周年慶典而特別開發的獨特合金-寶璣金,這次融入在Tradition 7035腕錶的錶殼上。這款限量腕錶彰顯極致機械美感,機芯的獨特結構,半透明藍色機刻雕花錶盤,「大明火」琺瑯顯示小時和分鐘,逆跳秒針則位於 10 點鐘和 11 點鐘之間。
阿伯拉罕-路易 寶璣先生或 者國際人脈的源起除了技術上的創新,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致力尋找範圍更廣的受眾。他希望拓展顧客群體的經營理念,向越來越廣泛的世界性客戶開啟了解高級製錶的大門,讓範圍更廣的受眾能夠輕鬆讀取時間。憑藉他的敏銳直覺加上生產小批量產品的願望,促使他在1796年首度推出Souscription懷錶。 這是一款堅固且性能可靠的時計,以單一指針指示時間,通過獨特的市場行銷方式出售。

寶璣先生設計廣告宣傳冊介紹這款懷錶,類似行銷手法在當時前所未見,也是寶璣隨後製作的第一本商業目錄的前身。另外巧妙運用了突破性的市場行銷手法── 預購:顧客從宣傳單上選擇時計後,只需支付售價的四分之一即可確認預購訂單。1799年,他更推出了首款「觸摸錶」,進一步提升了他在同行和客戶中的領導地位。憑藉懷錶外蓋上的指針的尖端和錶殼周圍的標記,即可感知時間。寶璣以 Souscription 手錶相同的機芯作為基礎,有時亦會添加小錶盤。
2005 年誕生的 Tradition 系列便是這兩款錶面上看似簡約而共生的結晶,然而,該系列具有獨特的建築結構,將機械裝置、複雜機芯內的橋板和齒輪逐一展現。受到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的啟發,這種易於識別的配置,如同為製錶師打開錶殼一樣,透徹鳥瞰機械裝置工藝之美。「寶璣為從創立至今一直保留其極高視覺辨式度的高級鐘錶品牌之一」~寶璣行政總裁Gregory Kissling。

寶璣金和寶璣藍: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色
新款 Tradition 7035腕錶忠於寶璣系列的幾何規範,專為寶璣250 周年紀念而設計,結合了精湛的技術和美學工藝,並經過精心修飾。Tradition 系列首次揉合兩款「Maison」顏色:寶璣金和寶璣藍。前者是合金材質,巧妙地融合成一種散發著溫暖金色光芒,已於今年稍早推出的Classique Subscription 2025腕錶中發表,結合了金、銀、銅和鈀金的貴金屬,而Tradition 7035 直徑 38 毫米錶殼就是採用這種新合金製成的。
經過特別研發的電鍍處理,確保主機板和橋板與錶殼具有相同的色調。銀色的齒輪、藍色的螺絲和紅寶石形成了視覺對比,進一步突顯出寶璣黃金的光芒。值得關注的是新款250周年限定腕錶的錶橋位置,首次在 Tradition 系列中採用手工絲緞拋光處理。

這款錶款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是經過精心雕琢的錶盤,散發著寶璣藍色的光芒,所選的主題是鐘錶堤岸(Quai de l’Horloge),錶盤上覆蓋著半透明的「大明火」琺瑯同樣深邃,藍鋼逆跳秒針和螺絲清晰可見。與銀色形成鮮明對比的寶璣阿拉伯數字、帶有風格的鳶尾花圖案的分鐘刻度,以及位於 4 點鐘位置的獨立號,在閃閃發光的藍色琺瑯上顯得格外奪目。
鐘錶堤岸 (Quai de l’Horloge):獨特的機刻雕花
機刻雕花是常用於製錶業界錶殼的裝飾技術,其本身已屬一門工藝。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更率先將機刻飾紋應用於錶盤之上,時至今天,成為寶璣的專業代表之一。寶璣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雕刻車床工坊。這些經過精心翻新的傳統機器可用於製作各式各樣的圖案,從最經典的巴黎釘紋 (Clou de Paris),以至新款Tradition系列表盤勾勒出的鐘錶堤岸 (Quai de l’Horloge) 機刻雕花圖案。

靈感來自塞納河圍繞著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其工作坊所在的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和巴黎市中心的聖路易島(Île Saint-Louis)的優美線條。這款機刻雕花的精確輪廓靈感來自十八世紀製作的圖爾戈(Turgot)平面圖,該平面圖是巴黎市的詳細透視圖。在那個時代,這張圖紙尤其精確和具象,因為它幾乎詳細展示了所有的古蹟。
新月形擺陀:向製錶天才致敬
全新 Tradition 7035 錶背經噴砂處理,擺陀在噴砂處理的錶背上旋轉,加上噴砂及緞面處理的錶橋 ,展現出與正面同樣迷人的金色風景。鉑金製成的擺陀經垂直拉絲處理,令人聯想起圍繞著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時代設計的擺陀。他是第一位將鉑金引入製錶業的人,正如他對機刻雕花工藝所做的一樣。

這款擺陀與現今大多數擺陀的半圓形輪廓大相逕庭,令人回想起這位製錶大師為優化萬年曆腕錶的上鏈而發明的第一批擺陀。它的幾何形狀就像一輪厚重的新月。右上左「Pt950」字樣的獨立雕刻令人眼前一亮。
寶璣行政總裁Gregory Kissling 訪談

您最喜歡這款新產品的哪一點?
最吸引我的是 Tradition 系列獨一無二的精髓所在:這個俯瞰機芯核心的視角,讓人直接閱讀到寶璣為其每款腕錶注入的複雜性和精緻性。這種大膽的結構幾乎讓您彷彿置身於製錶師的身邊,如此忠實地再現了他組裝腕錶時的視角。
對我來說,這正是寶璣的 DNA 之所在:強烈、即時可識別的視覺形象,即使從遠處看也能彰顯其個性。Tradition 是250週年系列之中的第二枚紀念腕錶,完美體現了這種精神。作為對寶璣傳統的真正致敬,它在錶盤和錶底蓋上均使用了我們的寶璣金,為整體賦予了莊嚴而堅定的獨特魅力。它也是Souscription腕錶的延續,因為Tradition腕錶是以Tact腕錶為基礎。
這是寶璣首次推出半透明琺瑯機刻雕花錶盤嗎?
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第一次:我們曾經推出過裝飾有半透明琺瑯錶盤的陀飛輪腕錶。然而,半透明琺瑯與前一枚新品曝光的全新Quai del’Horloge 圖案機刻雕花的結合才是全新的設計。這次前所未有的結合,突顯了這兩種工藝的卓越性,而這兩種工藝也是品牌的經典,同時也是對百年工藝的讚揚。

金色針指很常見嗎?
就像我們的創始人一樣,我們盡可能使用珍貴的材質。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親自為他的一些最負盛名的腕錶配上了黃金指針,我們也效法並將此設計延伸到最新作品之中。對於這些250週年紀念的腕錶作品,我們希望特別向這次全新的寶機金致敬,這是為了慶祝 250周年慶典而特別開發的獨特合金。當然,我們對藍色指針依然情有獨鍾,因為它們是寶璣的美學標誌,始終基於美學的一致性和易讀性。
為什麼這款擺陀使用鉑金會如此有趣?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不斷推陳出新的製錶師。在不斷創新的精神驅使下,他從不吝惜嘗試,包括在材料的選擇上。事實上,他是第一個將鉑金引入製錶業的人,尤其是在著名的 「瑪麗-安托瓦內特 」懷錶上。鉑金是一種致密而高貴的材質,它的優點是能為擺陀提供高效率的運 動。在 Tradition 7035腕錶中,我們選擇重新引入這個元素,一方面是為了向我們的創始人的大膽和開拓精神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擺陀在Tradition 系列的美學中佔有標誌性的地位。

Tradition 系列對寶璣而言代表著什麼?
二十年來,這個系列一直是品牌標誌性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 年推出時,它掀起了製錶界一場名副其實的革命。除了寶璣,還有誰如此大膽創新地將機芯部件直接展示在錶盤上呢?這是一個大膽的創舉,引起了極大的迴響,後來被許多其他品牌效仿。在創立 250 年後的今天,寶璣仍在不斷創新......激發靈感。
寶璣副總裁暨寶璣博物館館長 Emmanuel Breguet 先生訪談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為何及如何創造出如此具有辨識度的全新風格?
讓我們回到創始人的時代。那時候,腕錶往往充斥著過多的裝飾,彷彿腕錶的尊貴程度可以用裝飾的多寡和豐富程度來衡量。事實上,製錶業一直停留在濃重的巴洛克風格,無疑是為了方便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一反這種趨勢,從一開始就力求簡化腕錶,摒棄所有多餘的裝飾,最重要的是,使腕錶提供的指示更容易讀取。因此,他選擇了徹底的簡約風格,尤其偏愛白色琺瑯錶盤:還有什麼比白色琺瑯錶盤更純淨、更易於閱讀,尤其是搭配美麗的數字,也就是不久之後大家所稱的 「寶璣數字」?
請告訴我們更多關於機刻雕花的工藝?
反過來,機刻雕花工藝也很快被採用。這種技術早已存在,寶璣萌生了將其應用於腕錶錶盤的想法。在寶璣看來,這種技術具有所有合適的特質:它的變化確保了最佳的可讀性,賦予啞光和絲質的外觀,並且具有防反光功能。最後,它還滿足了大師的一項基本標準:它......優雅。在寶璣,優雅和精煉是為功能性服務的。
正如當時的觀察家所言,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的天才在於將美觀與實用性完美結合!他在 1780 年代設計的指針,即著名的「寶璣指針」也是如此。寶璣腕錶總是清晰易讀,即使它提供了大量不同的資訊:各種日期、動力儲存、時間等式、月相,有時還有溫度計等等。

對於這種非常特殊的擺陀,我們能說什麼呢?
在寶璣的作品中首次出現這種質量可以追溯到他的第一款自動懷錶“Perpetuelles”,這款腕錶早在 1780 年就引起了法國宮廷的注意。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Queen Marie-Antoinette)設計的N°160腕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需要的是一個高效率的擺動元件,以確保由數百個部件和大量複雜功能構成的機芯上弦。同時,寶璣希望上鏈能夠自然進行,只需透過人體的自然運動即可;他的自動懷錶完全不需要 手動上鍊,只需自然配戴即可......。
寶璣何時引入鉑金?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早在 1775 年至 1780 年間就引入了鉑金。作為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他瞭解並預見了這種貴重金屬的非凡特性,而當時鉑金還未被用於製錶業。事實上,鉑金並未被廣泛使用,因為鉑金的熔解需要非常高的溫度--大約1800度,因此需要特殊的設備。但寶璣知道,鉑金將使其與眾不同,並使其能夠生產具有高效自動上鏈系統的腕錶。因此,寶璣自動上鏈系統誕生了,鉑金擺陀橫向固定。寶璣接著製造了幾款配有鉑金錶殼的錶款,但都是罕見的特例。
全新的手工機刻雕花的鐘錶堤岸圖案,以紀念位於西堤島的一條小巷,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曾在此設立工坊。當時為何選擇這個地點?
我們的創始人離開故鄉瑞士,先後到凡爾賽和巴黎定居,接受了十多年的訓練和學習。之後,他決定開設自己的工坊,以滿足自己的進取需求,並根據自己的品味和抱負發展製錶業。當時,Ile de la Cité不僅是巴黎地理上的心臟地帶,也是名副其實的鐘錶相關工藝與藝術的交匯點。這裡有錶盤製造商、金匠、琺瑯匠、錶殼製造商以及製造時計不可或缺的許多其他行業。這裡簡直就是製錶的天堂。最後,鄰近的 Pont-Neuf(諾夫橋)是一條主要的交通要道,前往這裡非常方便。事實上,寶璣的一生都是在這所房子裡度過的,他最終完全佔據了這所房子。他在這裡接待了無數的人物......。

寶璣在 Quai de l’Horloge 府邸還存在嗎?
這座大房子仍然存在,它有雙重立面,一重俯瞰著鐘錶台,另一重俯瞰著多芬廣場。19 世紀下半葉,它只是通過提高建築物的高度進行了簡單的擴建。這棟建於十七世紀初的房子歷史悠久。寶璣家族的四代人都曾在此居住,並取得了重大發明。
世界上最非凡的腕錶就是在這裏製造的,無數的科學儀器也是在這裏誕生和製造的:帶表盤的電報機、第一條鐵路的安全系統,以及測量光速的裝置。您知道嗎,1877 年,路易斯-安東尼·寶璣(Antoine Breguet,1851-1882 年)和他的表弟(Alfred Niaudet,1835-1883 年)在法國首次測試了電話。後來,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的後代,包括著名作家和政治家都住進了這棟房子。兩個半世紀以來,很少有房子能容納這麼多學科的知識份子在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