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陶瓷大爆發的預感

Mar 7, 2025

鐘錶趨勢陶瓷錶
不靠鍍膜或拼接、而是直接在單一陶瓷部件上呈現出不同顏色的技術忽然又多了好幾種,這或許會成為今年錶展上的一個話題。

在今年(2025)即將到來的錶展季上我們有可能會看到不只一種多色陶瓷的產品,這或許會讓多色陶瓷的相關技術再次成為業界討論的重點。去年AP先行發表了利用電漿燒結製成的多色迷彩陶瓷(除此之外還有採用相同技術的迷彩金),雖然當時還是概念錶,但實際的商品說不定會在今年正式推出,在這之前HUBLOT無預警地發表了自家的多色陶瓷技術,而且他們的錶款跳過了概念錶直接發行商品(雖然限量只有20支),在這兩間精於材質研發的錶廠接連拿出新發明的情況下多少也推高了今年我們對陶瓷色彩的期待。

AP的迷彩陶瓷是先將各色陶瓷粉末(在模具中)填放成想要的圖案,再透過電漿和機械壓力讓物料在短時間內燒結,由此呈現出預期的迷彩顏色分佈。過去要為陶瓷添加顏色最大的難處就在於燒結所需的溫度過高(超過1,000度),用來改變陶瓷色彩的顏料通常在燒結成型之前(約800度左右)就燒光了,所以許多品牌做出來的所謂彩色陶瓷實際上都顯得有些黯淡。HUBLOT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找出的做法是透過壓力並在燒結時加入氬氣,讓物料能夠在800度左右的低溫時就燒結完成,這麼一來當初添加的顏料就能儘量保留下來,讓成品呈現出相對鮮豔的色澤,這也就是他們家Magic Ceramic得以實現的秘訣。

AP的電漿燒結聽起來有異曲同工之妙,利用電流達成的快速燒結應該是要讓物料趕在各色顏料融合(不確定用這個字眼正不正確)之前成型,確保不同顏色的物料維持灌模時排列的圖案,總之都是在避免高溫、長時間的加熱對顏料造成不可控制的變化。不過實際觀察去年AP提出的試作品會發現不同顏色之間偶爾會出現類似渲染的混色,分色線並不能總是保持銳利,品牌的官方文字中也有提到「圖案每次都會略微不同」、「圖案存在著(這些)差異變化」,由此可見這項技術對於色彩表現的掌控還不到100%,用來詮釋像迷彩這種隨機的不規則圖案相當適合,但若要排出特定的形狀可能就沒辦法那麼精確,或至少良率很低。

HUBLOT的「點點陶瓷」現階段沒有公開任何具體製程,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專利還在申請中,不過光看照片我們仍然能發現幾個重點。首先他們可以呈現出相當清楚的圖案輪廓——以這款來說就是圓形,與相鄰顏色的交界比起AP或是勞力士的雙色圈都要來得銳利,但另一方面它的圖案邊緣又有一圈像光暈般的白化向外擴散,雖然不太確定這個效果是刻意為之或技術上不得不然,不過假設未來他們想發展出更多應用方向的話可能還是「純色×純色」的組合會更容易發揮。

這裡看到的多色陶瓷都是2013年我們還在對勞力士的藍黑圈嘖嘖稱奇時所難以想像的,光從製錶業材料技術的進步來看絕對值得慶幸。另一方面這些技術能夠為腕錶設計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卻是接下來我想知道的;AP的迷彩錶殼首先已經確立的一個應用實例,倒是HUBLOT的點點圖案會讓人有更多想像,如果這項技術允許做出任何形狀和精度的圖案的話也許他們可以直接在上頭寫字或押logo,甚至從更務實的角度來看他們也可以做出分色比勞力士更銳利的雙色錶圈(前提是要能排除光暈白化的問題)。就算只能做點點,要是能談到跟草間彌生的聯名那也夠有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