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錶展叫「精彩」?

Apr 12, 2019

作為記者和評論似乎不應該輕易被滿足,沒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不過一直用這種好大喜功的態度去看錶展對於一些努力得很低調的品牌來說也挺不公平的。

Baselworld結束半個多月,各家媒體對新錶的介紹逐漸告一段落,緊接而來的是各種綜合性的分析,包括了這次錶展在新體制下運作的情形、未來關鍵一年的展望、以及幾大品牌接下來的走向。不過這次我不是要來談這麼偉大的事,而是想講一個很私人的體驗,就是關於錶展精不精彩這回事。 先說我對今年兩大展的感想,基本上我覺得這屆的SIHH比預期的有料,厲害和創新的大錶都不少,相對地Baselworld稍嫌平淡,可能還是跟少了Swatch Group有關,除了像SEIKO等等少數幾家比較積極之外其他多半都是打安全牌,跟前幾年的策略差不多。

以上是比較官腔官調的分析,如果要簡單地用精不精彩來表現的話,我的感覺應該是「還算精彩」。 不知道這樣的心得跟大多數看過展的人相比會落在什麼位置?是認為我太嚴厲了(=他們覺得更精彩)或是太寬鬆了(=他們覺得更無聊)?依照往年的經驗我往往都是太寬鬆的那個,好幾年我覺得還不錯的錶展外邊普遍的評價卻都是「平淡」、「缺乏新意」;事實上打入行以來我想不太起來有哪一年的錶展是大家都說好的,我是從2006年開始寫錶的,那一年的新款有AP的第五天王、寶璣的雙陀飛輪、貴朵的小自鳴、積家的Reverso三面錶、伯爵的相對陀飛輪、PP的5960、沛納海也剛剛拿到跟法拉利的聯名,這些還是我不翻書光憑記憶列出來的,而且只列一般認定中的大錶,光是這樣如今看起來也已經很恐怖了,但即便如此當時大家對那一年錶展的評價仍然是「相對平淡」。

作為一個菜鳥看到大家都說這沒什麼即便心裡不解也只能跟著點頭,唯一可以找出的合理解釋就是前一年的錶展更精彩,的確,2005年HUBLOT的Big Bang、寶璣的Tradition和BELL & ROSS的BR系列問世,HARRY WINSTON推出了讓URWERK一舉成名的Opus 5,卡地亞、積家、沛納海和格拉蘇蒂都發表了對往後影響重大的基礎機芯,說精彩的確是相當精彩,不過有精彩到壓得2006年黯然失色嗎?這個我覺得就很難說了。 然後接下來的每一年我們這些鐘錶線記者好像就再也沒被滿足過了,當然大環境時不我予也是一個不得已的因素,從錶市泡沫崩壞、金融海嘯、瑞郎與歐元脫鉤一直到中國的打貪限奢,每個動盪一出市場就要花個幾年復甦,搞得這十年錶界好像一直處在一個養傷的狀態,結果是每年錶展看出來記者總是透露著一種「不夠精彩」的不置可否。

大概是我個性比較樂觀,儘管持平來說每屆的新品確實是起起伏伏,但我總是有辦法從裡頭找到有哏的錶款,然後把它們放大成我對那一年的記憶,比如說2010年公認是金融海嘯後重災的一年,但我覺得那一年PP有5170、勞力士有陶瓷綠水鬼、帝舵推出了Heritage Chrono開始徹底轉型、連GS現行的主力機械機芯9S65都是從這一年投入量產的,這樣想想那一年好像也沒有那麼糟嘛。 當然作為一個記者還是要保持相當的客觀性,我不能天真地說每年錶展都很好看,但只要有心的話每年錶展都有可看之處,這是我相信的。所以儘管我對今年Baselworld給出了「還算精彩」這個模稜兩可的評價,但GS有手上鍊SD機芯、帝舵有P01、百年靈有Navitimer 806復刻版、寶格麗有Finissimo計時碼錶、除此之外整個LVMH集團對概念性技術的實用化也都交出了很好的成績,你說錶展好不好看?我覺得可看之處還滿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