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讀到本刊專欄作者Kyo寫到「和時計」,讓我想到在精工SEIKO鐘錶博物館的經驗,館內除了蒐集了各式精工歷史鐘錶外,還有許多西洋老鐘,並規劃了一個專門展示和時計的房間。和時計是顯示符合日本傳統日夜觀念的計時器,它能藉由人工調整砝碼的位置,讓鐘在白天與夜晚走速不同,並能自動切換日夜走速。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宇舶的“時間之鑰”和愛馬仕的“變速腕錶”、“時間暫停腕錶”等。這三個錶款的設計概念都是配合主觀的個人意識來顯示或隱藏時間,而近兩百年前的和時計則是以其顯示的時間配合自然的日夜變化,都與現代普遍使用的時間觀念不同。或許上述三款腕錶的設計師並未見過和時計,不過,可以確信的是,這種迥異於現代觀念的歷史智慧,一定能提供喜歡創新的設計師許多有趣的想法。
在此之前,我也不曉得和時計的存在,第一次見到,心裡有一種“原來也能這樣搞”的感覺,佩服日本人一邊接受西方文化,同時又將之改造成符合傳統文化的設計。江戶時代的日本採用“不定時制”,雖然日、夜各占了六個時辰(12小時),但日出之後才算白天時辰,日落之後才用夜間時辰。因此,隨著天體運行,日、夜的長度是此消彼長,天天在變。
例如:夏至時白天的六個時辰,實際上差不多有16小時(以東京緯度來說),而夜晚的六個時辰只有8個小時。冬至時,則是白天約有11個小時,而夜晚有13個小時。於是,日本人將西方傳來的計時器做了修改,增加了一組擒縱擺臂使之達到兩組,其一用來做白天的擒縱,另一做夜間的擒縱(擒縱器之後的輪系則是相同的),走速可以不同。